自然人的行为能力分为哪几种,划分标准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3-07-29 17:1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自然人的行为能力分为完全、限制和无民事三种类型。这三种类型的行为能力划分标准在我国相关法律内都有明确的规定,不同能力的行为人对自己承担的民事行为能力责任限度有所不同

一、
自然人的行为能力有哪几种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共有三种:
1.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2.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3.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二、
自然人的行为能力的划分标准:
自然人的行为能力的划分标准:
1.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和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公民,是完全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从事与自己的年龄和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法定代理人的同意后进行。这一条规定是现实中一些未成年人擅自购买了贵重物品后,家长要求退货的法律依据。
3.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他们的民事活动要由法定代理人代理进行。
找法网提醒您,间歇性精神病人的民事行为能力要视情况而定:在没有发病时,他们是完全行为能力人;发病时,如果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则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就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了。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
三、
结婚当事人必须具有结婚的行为能力
结婚的行为能力是指当事人依法能够独立有效地实施结婚行为,并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后果的资格或能力。判断自然人结婚的行为能力以其一定的自然年龄和智力、健康状况为标准。
按照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男22周岁,女20周岁,才具有结婚的行为能力。未达到法定婚龄,或已达到了法定婚龄,但是有精神病而不能辨认行为后果的自然人,则不具备结婚的行为能力。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是什么
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划分:
1、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指18周岁以上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或者年满16周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指年满8周岁不满18周岁的自然人和间歇性精神病人;
3、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指未满8周岁的儿童和精神病人。
成年人是指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而未成年人则是指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能够独立完成民事法律行为。对于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如果他们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也被视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需要法定代理人代理或同意、追认,但也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或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怎么划分
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划分:
1. 完全行为能力:18周岁以上成年人,以及16周岁以上18周岁以下,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
2. 限制行为能力:8周岁以上不足18周岁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能力的成年人。
3. 无行为能力: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
法律依据:
- 2021年生效的《民法典》第十八条: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 《民法典》第十九条: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需法定代理人代理或同意、追认。但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或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 《民法典》第二十条: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民事法律行为需由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
民事行为能力划分标准
判断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标准主要有两个,一是自然人的年龄,二是自然人的精神状态。自然人依民事行为能力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种:
1.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和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公民,是完全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
2.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从事与自己的年龄和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法定代理人的同意后进行。
3.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他们的民事活动要由法定代理人代理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