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资金罪和职务侵占罪哪个重

更新时间:2022-06-16 14:15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挪用资金罪和职务侵占罪不能直接判断哪个罪重的,两者都属于刑事犯罪,量刑标准是法院依据嫌疑人的主客观动机以及事实行为做出的合理判断。这两中罪行的相同之处都在于犯罪主体包括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都属于特殊主体。
一、

挪用资金罪和职务侵占罪哪个重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二百七十二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或者数额较大不退还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挪用资金罪和职务侵占罪

二、

挪用资金罪从宽的量刑

  挪用资金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

  犯有挪用资金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

挪用资金罪与职务侵占罪的界限

  这两种犯罪有以下几点明显的区别:

  挪用资金罪

  1、侵犯的客体和对象不同。

  挪用资金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资金的使用权,对象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资金。

  职务侵占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资金的所有权,对象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物,既包货币形态的资金和有价证券等,也包括实物形态的公司财产,如物资、设备等。

  2、在客观表现不同。

  挪用资金罪表现为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3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

  职务侵占罪表现为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挪用资金罪的行为方式是挪用,即未经合法批准或许可而擅自挪归自己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职务侵占罪的行为方式是侵占,即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法占有本单位财物。挪用本单位资金进行非法活动的,并不要求“数额较大”即可构成犯罪;职务侵占罪只有侵占本单位财物数额较大的,才能构成。

  3、在主观上不同。

  挪用资金罪行为人的目的在于非法取得本单位资金的使用权,但并不企图永久非法占有,而是准备用后归还;职务侵占罪的行为人的目的在于非法取得本单位财物的所有权,而并非暂时使用。

  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较大不退还的,这里所说的不退还,是指在挪用本单位资金案发后,人民检察院起诉前不退还。一般认为,在实际生活中,挪用本单位资金不退还的,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主观上想退还,但客观上无能力退还,另一种是客观上虽有能力退还,但主观上已发生变化,先前的挪用本单位资金的故意已经转化为侵占该资金的故意。

  在司法实践中,如果行为人在挪用本单位资金后,确属犯罪故意发生转变,不再想退还,而是企图永久非法占为己有,在客观上有能力退还而不退还的,因为属于刑法中的转化犯,仍应根据处理转化犯的原则,直接以职务侵占罪定罪处罚。

  会计掌握着单位的财政大权,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技能,还要做到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否则很容易违反组织纪律,触犯法律。4月17日,凤台县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挪用资金案件,被告人高某为自己的错误行为付出了四年有期徒刑的代价。

  2011年11月,被告人高某在凤台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某分社以个人名义开设了一个账户,利用担任某乡镇村民委员会会计的职务之便陆续将村里的青苗费、补偿款等集体资金,共计约两千九百万元存入该账户。2013年12月,为帮助某联社主任完成存款任务,高某再次以个人名义开户并存入集体资金两千六百万元。期间两个账户产生的利息合计一万余元并没有计入村帐,而是被高某个人使用,高某没有意识到集体资金的存款利息也是集体的收入。

  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高某利用其担任村民委员会会计的职务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三千万元进行营利活动,数额巨大,其行为构成挪用资金罪,鉴于被告主动退出非法所得,依法予以酌情从轻处罚,遂判处被告人高某有期徒刑四年,退出的非法所得一万余元,归还所在社区。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引用法条
  • [1]《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 [2]《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
  • [3]《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
  • [4]《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
  • [5]《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挪用资金罪和职务侵占罪的区别
你好,罪名不同,具体情况可以联系来律所详谈
挪用公款罪怎么认定?怎样才算挪用公款罪?挪用公款罪应该要怎么认定?
对于挪用公款罪,应区分三种不同情况予以认定: (一)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构成挪用公款罪。 挪用正在生息或者需要支付利息的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但在案发前全部归还本金的,可以从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给国家、集体造成的利息损失应予追缴。挪用公款数额巨大,超过三个月,案发前全部归还的,可以酌情从轻处罚。 (二)挪用公款数额较大,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的,构成挪用公款罪,不受挪用时间和是否归还的限制。在案发前部分或者全部归还本息的,可以从轻处罚;情节轻微的,可以免除处罚。 挪用公款存入银行、用于集资、购买股票、国债等,属于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所获取的利息、收益等违法所得,应当追缴,但不计入挪用公款的数额。 (三)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赌博、走私等非法活动的,构成挪用公款罪,不受数额较大和挪用时间的限制。 挪用公款给他人使用,不知道使用人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或者用于非法进行营利活动或者用于非法活动,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构成挪用公款罪;明知使用人用于营利活动或者非法活动的,应当认定为挪用人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或者非法活动。
挪用公款罪侵犯的对象是?什么叫挪用公款罪?挪用公款罪侵犯的对象是谁?
挪用公款罪是指公司在职人员利用职位的便利,盗用大量公款作为己用,这自然违反了国家的规定,同时损害了公司的经济利益。 挪用公款罪侵犯的对象主要是公款。构成挪用公款罪的,一般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罪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公共财产的所有权,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侵犯了国家的财经管理制度。
相关知识推荐
问题没解决?立即咨询律师
平台保障
优选律师
快速响应
#3分钟内获得解答
去咨询
律师解答动态
这种情况主家做法不合理。你和主家若有书面合同,按合同约定处理,主家违约可追究其违约责任;若没书面合同
您好,您具体遇到了哪方面的法律问题。
被车溅一身水可以尝试通过12123投诉。若能提供清晰车辆信息、事发时间地点等证据,投诉可能会被受理。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分钟前
遇到这种情况,虽说130块金额不大,但被骗也挺闹心。你可以收集聊天记录、转账记录等能证明被骗的证据。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3分钟前
一般来说,参加村干部选举通常要求具有本村户籍或在本村居住一定时间等条件。仅党组织关系在本村,户籍不在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6分钟前
公司不买社保,把工资条拆分成社保补贴,这是违法的。社保是法定强制缴纳的,不能用补贴替代。你可先和公司
您好,您的问题需要详细了解具体情况后才能给予回答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