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婚晚育顺产产假多少天
更新时间:2022-08-07 15:3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晚婚晚孕顺产产假98天,根据相关政策的规定,妇女在怀孕、生育及哺乳期间所在工作单位不仅不能降低其基本工资,国家还给予她们相应的补偿,规定一般产假天数为98天,但符合晚育标准的,除了基本的产假之外还有相应的增加。
一、
晚婚晚育顺产产假多少天
晚婚晚育的产假有98天,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其与政策的普通生育产假时间是一样的,并不会因为晚婚晚育就会增加其产假时间。如果其女方顺畅生育的是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可增加产假15天。

二、
多大年龄算晚婚晚育
《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七条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晚婚晚育应予鼓励。
所以,我国公民的法定婚龄男子为二十二周岁,女子为二十周岁。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结婚时正好处于法定婚龄那一年,一定要在生日之后第二天开始才能登记结婚。
女满二十三周岁,男满二十五周岁的初婚为晚婚,初婚妇女年满二十四周岁后初育为晚育。
三、
法定晚婚晚育的补助是多少
法定晚婚晚育的补助问题,我国法律并没有具体的补助标准,具体如下: 根据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公民晚婚晚育,可以获得延长婚假、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而具体的假期奖励办法和其它福利待遇则由各省或直辖市、自治区《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 职工晚婚晚育的,享有延长婚假和产假待遇,有的省市还给予男方陪护假,假期视作出勤,按规定发给工资和津贴;对于城镇居民晚育的,按所在地政府规定由社区进行奖励。 晚婚晚育的优待措施,由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晚婚一般都是奖励婚假晚育的,晚育一般是奖励产假和陪护假,婚假和产假、陪护假视作出勤,不影响工资福利待遇,具体奖励天数各省市规定不一,建议咨询当地人口与计划生育局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引用法条
- [1]《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 [2]《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七条
- [3]《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二十五条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关于晚婚晚育产假要求
晚婚晚育产假期间的工资发放标准因地区和单位而异。一般来说,女职工在产假期间享有基本工资的待遇,但具体发放方式和比例可能因单位而异。建议女职工在申请产假前,与单位沟通了解具体的工资发放政策。
晚婚晚育假多久,法律规定是什么
晚婚晚育假期规定因地区和单位政策而异。一般流程为:了解相关法规,向单位提出申请,提交必要证明,经审核后享受相应假期。晚育女职工还可享受额外产假,需提前与单位沟通确认。
晚婚晚育的产假是多少天,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
1. 女方是晚婚晚育的,法律对其规定了98天的产假,这与政策的普通生育产假时间是一样的,不会因为晚婚晚育而增加产假时间。
2. 如果女方顺畅生育的是多胞胎,每多生育1个婴儿,可增加产假15天。
3.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应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可增加产假15天。
4. 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