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医保门诊报销是怎么报销的

更新时间:2023-07-13 08:25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医保对于我们而言是很重要的,它能在我们生病的时候,报销部分费用,那么您知道职工医保门诊报销是怎么报销的?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找法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

职工医保门诊报销是怎么报销的

  (一)在职职工,到医院的门诊、急诊看病后,2000元以上的医疗费用才可以报销,报销的比例是50%。如果是70周岁以下的退休人员,1300元以上的费用可以报销,报销的比例是70%。

  (二)参保人员门诊看病注意事项:

  1、参保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就医时,要出具社会保障卡等有效证明。

  2、参保人员若将本人社会保障卡转借他人或冒名就医的,伪造、涂改处方及费用单据等凭证,提供虚假医疗票据、病历等资料骗取医疗保险基金等,其相关医疗费用将不予报销。

  3、定点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未认真校验社会保障卡造成冒名就医的,不执行医疗保险项目收费标准和药品价格,分解串换项目等行为的,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将追回其相关医疗费用,情节严重的中止或终止与定点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协议。

职工医保门诊报销

二、

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的区别

  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的区别有:

  (一)概念不同。职工医保是指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职员参加的基本医疗保险。居民医保是指未参加职工医保,且没有任何医疗保障人员参加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

  (二)保障对象不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保障对象为企业职工,居民医疗保险保障对象为城乡居民。

  (三)缴费对象不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用人单位与职工本人按照一定比例缴费,共同承担。而居民医疗保险是由居民本人缴费,政府补贴。

  (四)缴费标准不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是由用人单位与职工按照一定比例按月缴费,而居民医保一般是一年缴费一次。

  (五)缴费年限不同。我国各省市对于职工医保缴费年限各自规定不同,例如广州医保最低缴费年限为15年。而居民医保对缴费年限没有限定,参保居民缴费即享受医保待遇,不缴费则停止享受。

  (六)待遇标准不同。居民医疗保险由于筹资水平较低,医疗待遇标准总体上低于职工医保。职工医保报销比例及限额均可居民医疗保险高一点。

三、

职工医疗保险门诊报销比例为多少

  (一)在职职工门诊医保报销比例

  起付线:2000元;

  报销比例:50%;

  最高限额:20000元。

  (二)在职职工住院医保报销比例

  起付线:1300元(第二次住院按照650元计算)。

  报销比例:

  三级含三级以上医院:700元一年内多次住院起付依次为500元、400元、300元。

  二级含二级专科医院:600元一年内多次住院起付依次为400元、300元、200元。

  一级含以下医院:500元一年内多次住院起付依次为300元、200元、100元。

  最高支付额度:70000元。

  (三)在职职工大病医保报销比例

  起付线:200元;

  报销比例:

  0-4万元以下报销85%;

  4万元-8万元以下报销90%;

  8万元以上报销95%。

  最高支付额度:150000元。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职工医保门诊报销是怎么报销的的相关知识,医保还是很重要的,而且人也不是铁做的,有必要了解清楚医保门诊是怎么报销的,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外地就医医保怎么报销
具体操作如下: 1. 线上备案:登录医保服务平台APP或相关网站,填写个人信息、就医地信息等,提交备案申请。审核通过后,即可在异地就医时享受医保待遇。 2. 线下备案:携带身份证、医保卡等有效证件,前往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窗口办理备案手续。填写备案申请表,提交相关材料,经审核通过后完成备案。 3. 异地直接结算:在已实现联网结算的地区,参保人员只需在就医时出示医保卡或医保电子凭证,即可直接结算医疗费用。个人只需支付按规定由个人负担的部分,其余费用由医保基金与医院直接结算。 注意:不同地区的具体操作流程可能有所不同,请根据实际情况咨询当地医保部门或相关机构。
律师解答动态
李琦律师
李琦律师
1小时前
您好,根据您描述的情况,这种情况确实存在维权空间。我来为您分析一下:首先,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
威法律师
威法律师
1小时前
你好,这边是可以协助处理的啊
李琦律师
李琦律师
2小时前
根据您描述的情况,暖气施工方在您房屋外开挖深沟后出现裂缝,这确实需要谨慎处理。从法律角度分析,施工方
可以描述案件具体情况
陈辰律师
陈辰律师
2小时前
具体是哪方面的法律问题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