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决书下来后申请强制执行被告仍不执行怎么办
更新时间:2022-04-22 13:5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强制执行是法院根据判决结果对负有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拒不履行义务时,强制其履行义务。强制执行一种特殊的强制措施。那么判决书下来后申请强制执行被告仍不执行怎么办?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找法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
判决书下来后申请强制执行被告仍不执行怎么办
(一)法院判决后如果被告不执行,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如果被告有能力执行而不执行生效判决的,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二、
强制执行申请期限
强制执行申请期限为二年,起算时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三、
法院判决书下达后申请执行庭强制执行的,有没有执行期限
强制执行案件在执行期限内,如果案件执行不了,法院会下发裁定中止执行通知。应当事人申请,法院下发债权凭证,当发现被执行人有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时,再恢复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案件若干期限的规定》的第一条规定: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执结;非诉执行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个月内执结。有特殊情况须延长执行期限的,应当报请本院院长或副院长批准。申请延长执行期限的,应当在期限届满前5日内提出。
根据法律规定可以得知,胜诉之后,如果对方在履行期未履行法院判决,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有能力而拒不执行的情况下,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以上便是找法网小编为您带来关于判决书下来后申请强制执行被告仍不执行怎么办的相关知识,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问的可以咨询找法网的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我被法院强制执行,我该怎么办?
强制执行的执行手段有:1、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查询是指人民法院向银行、信用合作社等单位调查询问或审查追问有关被申请人存款情况的活动。冻结是指人民法院在进行诉讼保全或强制执行时,对被申请执行人在银行、信用合作社等金融单位的存款所采取的不准其提取或转移的一种强制措施。2、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在执行实践中,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是人民法院经常使用的一种执行措施。扣留和提取是紧密相联的两个执行措施,扣留是临时性措施,是将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暂扣下,仍留在原来的单位,不准其动用和转移,促使其在限定的期限内履行义务。如超过期限仍不履行的,即可提取该项收入交付申请执行人。3、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被申请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
申请强制执行一直不立案怎么办
对强制执行未能立案的情况,可以采取多种途径解决。首要步骤是向原法院详细了解立案进度。其次,如果案件长时间未得到处理,且超过六个月,可以向更高级别的法院申请执行。同时,强烈建议寻求专业律师的法律建议和支持,确保您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强制执行不给钱怎么办
在强制执行无法取得预期效果时,应对策略需灵活调整。针对有偿还能力却拒不还钱的被执行人,可以提出申请将其列入失信名单并限制其消费。对于确实无力偿还的被执行人,可以提出中止执行的申请,待发现其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后再恢复执行。以上策略需要根据法院指导和被执行人实际情况来具体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