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诈勒索罪主体能否为单位

更新时间:2022-05-01 19:27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社会中,有一种恐惧叫做敲诈勒索,因为在不经意间,可能就会有把柄落在了别人的手上,然后就开始敲诈勒索,也很少人会在被敲诈勒索之后会站出来的。那么敲诈勒索罪主体能否为单位?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找法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

敲诈勒索罪主体能否为单位

  敲诈勒索罪的犯罪主体不可以是单位,只可以是个人。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恐吓、威胁或要挟的方法,非法占用被害人公私财物的行为。犯此罪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敲诈勒索罪主体

二、

敲诈勒索罪可以判缓刑吗

  我国缓刑适用条件为: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三、

敲诈勒索罪的犯罪对象

  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

  敲诈勒索罪是一种重要的侵犯财产罪,其犯罪对象是公私财物。有的学者认为,敲诈勒索罪的对象是复合的,包括人和公私财产。从敲诈勒索罪的客观要件入手,敲诈勒索的客体只能是财产所有权,因而其犯罪对象只包括公私财物,而不包括人。值得讨论的问题是:

  (一)财产性利益是否是该罪的犯罪对象;

  (二)公共权力等其他不法利益是否是该罪的犯罪对象。

  对于什么是财产性利益,有的台湾学者解释为:“所谓财产上不法之利益,指现实财物以外之一切无法律原因之财产利益而言,包括有形与无形之财产利益,消极与积极之财产利益。”例如,用威胁或要挟方法强迫房东免除自己的房租,强迫他人为自己无偿提供劳务等。

  综上所述,敲诈勒索罪的犯罪主体不可以是单位,只可以是个人。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敲诈勒索罪主体能否为单位的相关知识,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刑事辩护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47412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敲诈勒索罪严重吗,敲诈勒索罪,严重吗
  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  第二百七十四条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非法行医罪主体
现在人关在哪里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敲诈勒索罪属于什么,什么额度算是敲诈勒索罪?
您好!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公私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使用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勒索公私财物的行为。  构成敲诈勒索罪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条件:  1.行
构成敲诈勒索罪,请问多少钱算是敲诈勒索罪
你好,敲诈勒索罪的构成要件: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采用威胁、要挟、恫吓等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的行为。量刑标准如下,,【
实体店买东西,商家不退怎么办?
可以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消费者协会是依法成立的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消费者协会具有七项职能,其中之一是对消
导致一方受伤,如何划分赔偿费用
各方综合过错情况分担责任
你好现实你生育险是不是比以前少的呢
在处理生育险待遇问题时,首先需了解当地的最新政策。若待遇有所减少,应查看减少的原因是否合理,如社保基金运行压力等。同时,可咨询当地社保局或专业律师,了解具体的待
请问购买的混凝土不达标可以几倍的赔偿吗
混凝土不达标可要求赔偿。操作方式包括:1.收集证据,证明混凝土不达标;2.与生产者或销售者协商赔偿事宜;3.协商不成,可向相关部门投诉或寻求法律援助;4.通过诉
老北京牌方便面的生产日期容易被擦掉,正常吗?
你好,积极到消协或者工商监督部门处理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