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期间与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如何理解?

更新时间:2022-11-23 08:41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当事人有约定的按照约定。保证合同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那保证期间与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如何理解?以下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一一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

保证期间与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如何理解?

  保证期间是一个不变期间。

  债务履行期届满止日起六个月。另外,如果合同中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或等于主债务履行期限,视为没有约定,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止日起六个月。而在保证合同中经常出现的以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直至主债务本息还清时止或相类似的字样约定保证期间的,视为约定不明,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二年。这里,保证期间的起算点是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那么,如果主合同对主债务的履行期没有预定或者约定不明时,该如何确定保证期间的起点?按最高人民法院颁发的《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上述情况下,保证期间自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对于比较特殊的最高额保证合同,合同对保证期间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的,如最高额保证合同约定有保证人清偿债务期限的,保证期间自清偿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没有约定债务清偿期限的,保证期间自最高额保证终止之日或自债权人收到保证人终止保证合同的书面通知到达之日起六个月。

  保证期间“六个月”是一个不变期间,该期间不因任何事由而发生中断、中止、延长的法律后果。也就是说,保证期间不同于诉讼时效,如果债权人在保证期间主张权利,保证期间终止,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是可变期间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持续达到一定期间而致使其请求权消灭的法律事实。

  诉讼时效期间从债权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算。一般保证的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届满前,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从判决或者仲裁裁决生效之日起,开始计算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连带责任保证的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届满前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从要求债权人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之日起,开始计算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

  诉讼时效期间一般为两年,但可能因权利人起诉或一些法定事由而中断、中止、延长。

保证期间与保证合同诉讼时效

二、

民法典保证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是多久

  (一)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一般保证处理

  《民法典》第六百八十六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一般保证承担保证责任。

  (二)保证期间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均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民法典》第六百九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债权人与保证人可以约定保证期间,但是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主债务履行期限或者与主债务履行期限同时届满的,视为没有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三)一般保证的诉讼时效从保证人拒绝承担保证责任的权利消灭之日起计算。

  《民法典》第六百九十四条第一款规定,一般保证的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届满前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从保证人拒绝承担保证责任的权利消灭之日起,开始计算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

  (四)债权人转让债权未通知保证人的,该转让对保证人不发生效力

  《民法典》第六百九十六条规定,债权人转让全部或者部分债权,未通知保证人的,该转让对保证人不发生效力。保证人与债权人约定禁止债权转让,债权人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转让债权的,保证人对受让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五)第三人加入债务的不影响保证人的保证责任

  《民法典》第六百九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第三人加入债务的,保证人的保证责任不受影响。

  (六)保证人在其承担保证责任的范围内享有债权人对债务人的权利

  《民法典》第七百条规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后,除当事人另有约定外,有权在其承担保证责任的范围内向债务人追偿,享有债权人对债务人的权利,但不得损害债权人的利益。

  (七)在债务人对债权人享有抵销权或撤销权的相应范围内,保证人可以拒绝承担保证责任

  《民法典》第七百零二条规定,债务人对债权人享有抵销权或者撤销权的,保证人可以在相应范围内拒绝承担保证责任。

三、

保证期间与诉讼时效的区别是怎样的

  保证期间与诉讼时效有以下区别: 1、规范的目的不同。 2、规范的性质不同。 3、起算点不同。 4、法律效力不同。 《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以上就是由找法网编辑整理收集的关于保证期间与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如何理解?的法律知识。由上可知,保证期间属于除斥期间,是确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间,不发生中止、中断和延长。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的,欢迎咨询找法网律师,找法网有专业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保证债务诉讼时效期间与保证期间
你好,是可以起诉的,建议在诉讼时效内抓紧时间起诉并保全债务人名下财产,以方便未来法院强制执行
保证合同的保证期间与诉讼时效
在保证期间和诉讼时效期间内债权人没有行使权利,都可能导致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的法律后果。但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保证期间内,债权人行使权利,既变更了原有的法律关系,使保证期间的作用消灭
保证期间与诉讼时效相同吗
保证期间与诉讼时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保证期间是除斥期间。是根据当事人约定或者法律规定,债权人应当向债务人或者保证人主张权利的期间。诉讼时效是可变期间。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持续达到一定期间而致使其请求权消灭的法律事实。
相关知识推荐
律师解答动态
你好,幼儿园的孩子受伤,幼儿园会被推定为存在过错,幼儿园需要自己去举证证明没有过错,否则需要承担责任
你好,你们中介合同是怎么约定的?不退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你好,可以让公司变更处理,如果拒绝,可以起诉涤除
你好不清楚没有参加过啊
我也要提问
相关文书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