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自动放弃抚养权合法吗?

更新时间:2022-04-16 12:34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自动放弃抚养权不符合法律的规定,因为抚养子女是父母的法定义务,父母要承担监护、抚养、教育和保护孩子的义务,如果放弃了抚养权的仍然要承担抚养孩子的责任。那父母自动放弃抚养权合法吗?以下由找法网小编为大家一一解答,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

父母自动放弃抚养权合法吗?

  自动放弃抚养权不符合法律的规定,因为抚养子女是父母的法定义务,父母要承担监护、抚养、教育和保护孩子的义务,如果放弃了抚养权的仍然要承担抚养孩子的责任。

父母自动放弃抚养权

二、

一方离婚后抚养权归谁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夫妻双方离婚以后,如果孩子不满两周岁的,原则上由母亲直接抚养。已满两周岁的,抚养权协商不成按最有利于未成年女子的原则判决。已满八周岁的,要尊重孩子的真实意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内容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三、

民法典规定小孩抚养权归谁所有了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内容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民法典》的相关内容规定,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根据《民法典》的相关内容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以上是找法网编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父母自动放弃抚养权合法吗的介绍,希望对您有帮助。父母自动放弃抚养权是不合法的,抚养未成年子女是每个父母应尽的义务,义务是不得放弃的。如果您还有不懂的问题,可以咨询找法网的律师,他们会给您专业的建议。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自愿放弃抚养权犯法吗?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能自动放弃抚养权吗
看对方是否要求抚养权确定
父亲死亡母亲放弃抚养权合法么?
你好,抚养孩子是父母的法定义务。因此,母亲对孩子有抚养的法定义务。
律师解答动态
遇到乙方超合同增项,先查看合同里对增项的约定。若合同明确需双方书面确认增项,乙方擅自增项你可拒绝付款
叶斌律师
叶斌律师
1分钟前
您可能涉及劳动权益问题,建议查看合同条款,必要时可申请劳动仲裁。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分钟前
首先,工厂收取员工证件录资料本身就不太合规。员工说压身份证,工厂可先整理好相关资料,比如员工入职登记
景曼律师
景曼律师
3分钟前
您好,您是什么案件,具体情况可以说一下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8分钟前
商家用敏感字做广告语,可能面临罚款、责令改正等。具体处罚得看违法情节轻重和影响范围。解决方案是商家先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1分钟前
先别慌,得弄清楚他让你赔50000块的缘由。要是没正当理由,不用轻易答应赔偿。若对方找你,让他拿出赔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8分钟前
你很可能遭遇了诈骗。别再等也别再交钱了。保留好聊天记录、转账记录、营业执照等证据。可以尝试联系对方要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