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法定受益人具体是指哪些人员
更新时间:2024-04-21 05:0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本文将为你详细解读保险法定受益人具体的人员,包括其指定过程和限制情形。同时,我们还将关注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权益,了解他们如何通过指定受益人来得到更好的保障。
一、
保险法定受益人具体是指哪些人员
保险受益人法定其实就是指法定继承人,
1.第一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
2.第二顺序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一般来说,保险受益人分为生存受益人和身故受益人,其中,生存受益人就是被保险人自己,也就是被保险人还在世时,保险公司所给付的保险金,都是由被保险人自己领取的。
二、
限制指定受益人情形
根据《保险法》的规定,投保人为与其有劳动关系的劳动者投保人身保险时,不得指定被保险人及其近亲属以外的人为受益人。
这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权益,防止出现不当的受益人指定。

三、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权益
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他们可以由其监护人指定受益人。
这是为了保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权益,确保其得到适当的照顾和保护。同时,这也是符合法律规定的做法,确保了法律的公正和公平。
希望本文对你有帮助。如果你在阅读过程中有任何疑问或想了解更多信息,请随时向找法网留言。我们会尽快回复你,为你提供更多专业建议。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保险受益人法定是指哪些人,法律上该如何规定
保险受益人法定包括:
1. 被保险人可自由指定身故理赔款的受益人、受益比例及收益顺序,且可同时指定多名受益人。
2. 若未明确指定,则保险公司默认法定继承人为法定受益人,即指在被保险人未指定受益人的情况下,由其法定继承人作为受益人。
交通事故保险赔偿程序:
1. 向保险公司报案;
2. 勘查并检验事故现场;
3. 对损失进行估价;
4. 提交索赔所需材料;
5. 计算并审核赔款金额;
6. 领取保险金;
7. 协助进行追偿。
法定继承人顺序:
1.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2.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在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第二顺序继承人不参与继承。若第一顺序继承人不存在,则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本编中提到的子女、父母、兄弟姐妹均包括特定关系内的亲属。
女儿给母亲买了一份保险。保险的法定受益人是哪些人
根据《保险法》第十三条规定,投保人提出保险要求,经保险人同意承保,保险合同成立。保险人应当及时向投保人签发保险单或者其他保险凭证。 保险单或者其他保险凭证应当载明当事人双方约定的合同内容。
当事人也可以约定采用其他书面形式载明合同内容。依法成立的保险合同,自成立时生效。投保人和保险人可以对合同的效力约定附条件或者附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