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名誉权行为该如何处理

更新时间:2022-06-21 08:11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现在的人们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越来越看重了,当自身的名誉权被侵犯时,侵犯者是需要承担民事责任以及民事处罚的,一般来说是赔礼道歉、恢复原状以及赔偿金额等处罚方式的。但具体需要承担什么处罚是由法院决定的。那么今天就跟找法网小编一起来看看侵犯名誉权行为该如何处理以及相关问题的解答是怎样吧!
一、

侵犯名誉权行为该如何处理

  被他人侵犯名誉权的,当事人可以到侵权行为发生地、结果地或侵权人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被侵权人要向法院提交起诉状,起诉状要写明原被告、诉讼请求、案件事实和理由等基本信息。被侵权人向法院起诉还要注意提交证据,要搜集证明有侵权事实的证据并提交于法院。

侵犯名誉权行为

二、

如何认定侵犯名誉权的行为

  (一)行为人客观上存在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并为第三人知悉。侵权人实施了侮辱、诽谤等行为。

  所谓侮辱是指以语言或行为公然损害他人人格,毁坏他人名誉的行为。侮辱既可以以口头方式进行,也可以以行为方式进行。

  所谓诽谤,是指捏造和散布某些虚假事实、破坏他人名誉的行为。诽谤的方式有口头和文字等两种方式,其内容包括捏造和散布一切有损于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如诬蔑他人犯罪、品行不端等。其特征可以称之为无中生有。

  (二)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这种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比如医院未经患者同意,无意中公布了患者患有淋病、梅毒、麻风病或艾滋病等病情信息,使患者名誉受到损害。无论故意或过失,只要侵权人在主观上有过错,并在客观上造成他人的社会评价降低,即属于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

  (三)被侵害的对象应当是特定的人。所谓特定的人是指某个具体的自然人法人。如果没有特定的人,则在法律上就不存在所谓的受害人了。如果所指定的对象是特定环境、特定条件下的具体人,即使没有指名道姓,同样可以构成对他人名誉权的侵害。

  (四)在后果上,侵权人的行为对受害人的名誉造成了较严重的损害,使受害人感觉到一种不公正的社会压力或心理负担,精神上受到折磨,心理上遭受创伤。必须强调的是,这种不公正的社会压力、心理负担或精神上受到的折磨必须是客观实在的东西,而不是受害人主观上的一种感受。也就是说,某人的名誉仅仅指公众对其的社会评价,而不是该人对其内在价值的自我评价。因此,行为人的某些行为如果没有造成受害人的社会评价降低,则不构成对名誉权的侵害。

三、

侵犯名誉权的行为有哪些

  (一)侮辱

  侮辱是指故意通过言语、文字或者行为举止等方式贬低他人人格、毁损他人名誉的行为。侮辱行为的主观状态应当是故意,其方式可以是言语、书面文字或者行为举止,也可以使上述集中方式的混合。

  (二)诽谤

  诽谤是指故意或者过失地散布有关他人的虚假事实,导致他人名誉降低或者毁损的行为。诽谤的主观状态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其方式可以是言语、书面文字或者其他任何使虚假事实散布开来的方式。

  (三)新闻报道严重失实,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

  新闻单位根据国家机关职权制作的公开的文书和实施的公开的职权行为所做的报道,其报道客观准确的,不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其报道失实,或者前述文书和职权行为已公开纠正或拒绝更正报道,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

  因提供新闻材料引起的名誉纠纷,认定是否构成侵权,应区分以下两种情况:

  1、主动提供新闻材料,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

  2、因被动采访而提供新闻材料,且未经提供者同意公开,新闻单位擅自发表,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对提供者一般不应认定为侵害名誉权;虽系被动提供新闻材料,但发表时得到提供者同意或者默许的,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名誉权。

  看到这里,找法网小编相信你也了解了相关的知识内容了。我国法律制度现在是越来越完善,作为公民,我们享有各种合法权利,其中就包括名誉权和肖像权。这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他人不能随意侵犯,否则就可能受到相应的处罚。好了以上就是侵犯名誉权行为该如何处理的相关内容,如果你还有疑问,可以咨询我们找法网的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如何处理抖音被侵犯的名誉权?
被侵权人的名誉权被侵害的,根据具体情况,要求对方承担侵权责任,进行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如果侵权人拒绝的话,被侵权人可以向法院起诉维权。
头条投诉说如何处理侵犯名誉权?
你好,侵害名誉权的行为以侮辱、诽谤为主要方式,因此,认定是否构成名誉权侵权,首先应确定行为人是否实施了侮辱、诽谤行为。
头条有投诉说,侵犯名誉权如何处理?
被人诽谤侵犯了名誉权,可以收集证据后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停止侵权,同时赔偿损失。
律师解答动态
一般情况下,第二个使用者通常不知道第一个使用者账户里的钱。每个账户的资金情况是独立且受隐私保护的。不
收集证据,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根据《民法典》规定,可要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
公司是否能罚款得看劳动合同和公司规章制度有无相关规定,且规定要合理合法。若有明确规定,且制度制定程序
你可以去人社局查询一下,单位是否申报你的退休申请,进一步沟通我,详细解答
叶斌律师
叶斌律师
4分钟前
要求医院提供明细清单,如拒绝可向税务部门或卫生监管部门投诉。
栗娟律师
栗娟律师
6分钟前
只要有证据证明与公司之间形成劳动关系,就可以通过劳动仲裁的方式追回拖欠的工资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