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誉权与肖像权的区别

更新时间:2023-07-23 02:43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我国法律制度现在是越来越完善,作为公民,我们享有各种合法权利,其中就包括名誉权和肖像权。这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他人不能随意侵犯,否则就可能受到相应的处罚,肖像权和名誉权不同。那么,名誉权与肖像权的区别有哪些呢?下面就由找法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一、

名誉权与肖像权的区别

  (一)主体不同。名誉权的主体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法人,任何民事主体都享有名誉权;而肖像是自然人所具有的客观外在形象,是自然人的人格标志。因此,只有自然人才具有肖像权。

  (二)客体不同。名誉权的客体是名誉,是一种名誉利益,是无形的,无具体物质载体;而肖像权的客体是肖像,是肖像权人的人格利益,是有形的,有具体物质载体。

  (三)内容不同。肖像可以使用,肖像使用权是肖像权的重要内容,肖像权人可以自己或授权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并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但名誉本身只是一种社会评价,不能像肖像那样被实际使用,因此,名誉权的内容不包括对名誉的使用权。

  (四)是否专有不同。肖像权属于专有权,对肖像的占有、使用和处分权,只能归肖像权人所有,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他人不得享有;而名誉权是一种客观存在,不能被名誉权人所支配和专用,因此,名誉权不属于专有权。

  (五)转让上的不同。名誉权的任何内容都不可转让,因为这些内容与名誉权人的人格密不可分,任何转让名誉权的行为都是违反道德和法律的;而肖像权尽管从整体上不能转让,但部分内容可以转让,这种转让既不影响肖像权人的人格,也不违背社会公德。

  肖像是通过照相、录像、绘画、雕刻等方式,再现出来的自然人的真实形象。肖像权是公民对自己的肖像所享有的不可侵犯的专有权利。《民法典》的相关内容规定:自然人享有肖像权,有权依法制作、使用、公开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肖像是通过影像、雕塑、绘画等方式在一定载体上所反映的特定自然人可以被识别的外部形象。

名誉权与肖像权

二、

肖像权与名誉权区别判罚是怎么样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内容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根据我国现行立法及有关司法解释,隐私利益是受法律明确保护的一项人格利益,因此构成侵害隐私利益的,行为人就应承担侵权民事责任。我国侵害公民隐私权的责任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停止侵害

  受害人对于正在发生的侵害,如加害人正在宣扬传播受害人的隐私资料、侵入受害人的私生活领域等,可以请求停止侵害,防止损害结果的发生或扩大等。

  (二)赔礼道歉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的规定,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可以书面或者口头的方式进行,内容须事先经人民法院审查。

  恢复名誉、消除影响的范围,一般应与侵权所造成不良影响的范围相当。

  公民、法人因名誉权受到侵害要求赔偿的,侵权人应赔偿侵权行为造成的

  经济损失;公民并提出精神损害赔偿要求的,人民法院可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

  度、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给受害人造成精神损害的后果等情况酌定。

  (三)赔偿损失

  隐私权的赔偿范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受害人受到的精神损害进行赔偿;二是对受害人因隐私权受到侵害而产生的其他损失进行赔偿,主要指财产损失。

三、

肖像权与名誉权维权主体有何不同

  肖像权是自然人具有的,其个人肖像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不被他人以营利为目的进行商业使用的权利。名誉权是对个人名誉享有不受他人侵犯(诽谤、侮辱等)的权利,名誉权的主体包括自然人,也包括法人。也就是说,名誉权的主体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法人,任何民事主体都享有名誉权;而肖像是自然人所具有的客观外在形象,是自然人的人格标志。因此,只有自然人才具有肖像权。

  综上,肖像权与名誉权有一定的联系,但是却是两个不同主体的区别,前者的主体为自然人,而后者则是自然人的肖像。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关于名誉权与肖像权的区别的相关知识。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侵犯肖像权名誉权?
侵犯肖像权和名誉权的处罚是,受害人可以要求侵权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并可以侵犯人格权为由提起诉讼,如果后果严重,还可以追究其行政责任,予以治安拘留或者是罚款。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二十条<br/> 民事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br/> 第一千零二十四条 <br/> 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br/> 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br/> 第一千零一十九条<br/>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br/> 未经肖像权人同意,肖像作品权利人不得以发表、复制、发行、出租、展览等方式使用或者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
侵犯肖像权和名誉权?
肖像权被侵犯可以报110。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时,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赔偿损失。如果侵权人置之不理,公民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强制侵权人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br /> 法律依据:<br /> 根据<span>2021年1月1日生效的</span>《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八条【肖像权】<br /> 自然人享有肖像权,有权依法制作、使用、公开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 <br /> 肖像是通过影像、雕塑、绘画等方式在一定载体上所反映的特定自然人可以被识别的外部形象。<br /> 《民法典》第一百一十条【民事主体的人格权】<br /> 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 <br /> 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
名誉权与肖像权区别可能都有哪些
名誉权是人身权。人身权是与人身不可分离而又没有直接的经济内容的权利,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人格权是指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 <br/> 法律依据:<br/> 《民法典》第九百九十条<br/> 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 <br/> 除前款规定的人格权外,自然人享有基于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产生的其他人格权益。
律师解答动态
首先要固定证据,比如拍照、录像记录墙面受损情况和冷凝水情况,保留相关照片视频。接着与楼下沟通,说明其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分钟前
请律师费用得看具体情况,两千标的额小,单独请律师不划算。你可先保留好借条、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等证据,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分钟前
贷款中介公司收取保证金是否合法,要看是否有合同约定且合理。若合同明确有约定,且保证金用途合理、退还条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5分钟前
先看看合同里对解约是咋约定的。要是合同明确解约得付清之前分期款项,那得按合同来。不过要是觉得不合理,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9分钟前
商家收了钱却不发货还拒绝退款,这属于违约行为。你有和商家沟通过退款原因没?可以先和商家再好好协商,明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9分钟前
一般支付宝公益捐赠是自愿行为,款项通常不能退回。但要是存在欺诈等特殊情况,可尝试联系平台说明情况,提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2分钟前
可以办理领取失业保险金。按照规定,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4分钟前
被诈骗1700元,虽然未达诈骗罪立案标准,但仍要保留好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等证据。先尝试联系对方协商退
我也要提问
相关文书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