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驾判缓刑后司法局的流程

更新时间:2022-04-15 10:18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在现实生活中,缓刑有助于避免短期自由刑的弊端,最优化地发挥刑罚的功能,符合刑罚经济的思想。那醉驾判缓刑后司法局的流程?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找法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

醉驾判缓刑后司法局的流程

  (一)准时到司法所报道,到司法局或司法所办理入矫手续。(超过日期也会有麻烦);

  (二)入矫后,按规定进行周汇报,司法所一般会固定一个时间(例如星期一),让你用固定电话进行汇报。

醉驾判缓刑

二、

醉驾判缓刑后还拘役不?

  醉驾是触犯了刑法的危险驾驶罪,会被追究刑事责任。拘役是刑罚的一种,缓刑是刑罚的执行制度,是附条件的不执行刑罚。醉驾可以适用缓刑,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可以宣告缓刑。适用缓刑时,应当遵守缓刑的法律法规。缓刑期满后,不再执行原判决。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三、

醉驾判缓刑的机率大吗

  要根据情形而定。如果没有造成损害结果,并且满足刑法规定的缓刑条件,可以申请缓刑。

  缓刑的适用条件有: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可以宣告缓刑。

  若已经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即使有悔罪表现、积极赔偿受害者、以后醉驾的可能性也不大,但若要争取缓刑,几率不大。缓刑只对酒精含量在120mg/100ml以下,无以下从重情节、且认罪的被告人适用:

  (一)造成他人重伤或者死亡,尚未构成交通肇事罪的;

  (二)在高速公路上醉酒驾驶的;

  (三)醉酒驾驶营运客车(公交车)、危险品运输车、校车、单位员工接送车、中(重)型货车等机动车的;

  (四)醉酒在城市道路上驾驶工程运输车的;

  (五)造成他人轻伤且负有主要责任的;

  (六)无驾驶汽车资格醉酒驾驶汽车的;

  (七)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汽车而驾驶的;

  (八)在被查处时逃跑,或者抗拒检查,或者让人顶替的;

  (九)在诉讼期间拒不到案或者逃跑的;

  (十)曾因酒后、醉酒驾驶机动车被处罚的。若醉酒驾驶的是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以上就是由找法网编辑整理收集的关于醉驾判缓刑后司法局的流程的法律知识。如果在以后遇到合法的权益被侵犯的情况,就可以通过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的,欢迎咨询找法网律师,他们会给您专业的答复。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醉驾可以判缓刑吗
你好,若是被刑事拘留了或被批捕了,只有律师可以会见。依据现有法律,家属或朋友不能会见犯罪嫌疑人,只有到法院开庭才能见到。这期间,只有委托律师进入看守所会见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律师可以进入看守所了解下列情况:您的亲友是否被刑讯逼供、是否被同监所的犯人欺负或虐待、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与帮助、了解涉案罪名与案件相关情况、反馈家人朋友的挂念与希望知道的情况、以及其在里面的状况、代为取保候审、代为申诉或控告等等。 无论对亲友还是对被抓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来说,第一时间找律师介入最有利于保护其合法权益。 当家人被刑事拘留后,一般情况下采取拘留措施的机关都会及时通知家人知晓。此时,也是可以探视被刑事拘留的人的,只不过探视的对象只能是聘请的律师,而不能是非律师人员。
醉驾都判缓刑吗,醉驾106可以判缓刑吗我在广东地区
建议尽早聘请律师介入协助处理,避免走司法程序而导致牢狱之灾
律师解答动态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6分钟前
这有很大风险。朋友贷款打到你账户再转给他,可能涉及贷款用途违规,若朋友不还款,你可能被牵连。提供身份
汪健律师
汪健律师
14分钟前
首先要注意搜集事故发生的相关证据,以确定能够达到起诉立案的基本条件。起诉到法院后可以申请伤残鉴定,根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8分钟前
工作七天被辞退是有工资的。劳动报酬是劳动者付出劳动应得的回报,无论工作时长,只要提供了劳动,单位就该
您好,您具体遇到了哪方面的法律问题。
您好,您具体遇到了哪方面的法律问题。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