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的赔偿标准

更新时间:2022-04-02 14:26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的赔偿标准是什么?对此《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有明确规定。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以下由找法网小编为大家具体解答这个问题,并带您了解其他相关法律知识,希望对您的学习和实际应用有所帮助。
一、

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的赔偿标准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的计算,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

二、

如何区分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

  劳务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就劳务的提供与报酬的给付所达成的协议,遵循意思自治、合同自由和等价有偿的原则,雇主与雇员之间形成的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劳务关系不受劳动法调整,应适用民法通则、合同法的规定。

  区分:

  (一)主体不同,劳动关系一方是符合劳动年龄并具有与履行劳动合同义务相适应能力的自然人,另一方是符合劳动法所规定条件的用人单位;而劳务关系不限于自然人与用人单位之间,还可以是单位之间,自然人之间,并且可能是两个主体以上。

  (二)关系不同,劳动关系中形成的是管理与被管理、监督与被监督、指挥与被指挥的隶属关系;劳务关系是平等主体依据双方约定所形成的一种财产关系,不存在人身的隶属性。

  (三)关系的稳定性不同,劳动关系比较稳定,反映的是一种持续的生产资料、劳动者、劳动对象之间的结合关系;而劳务关系中多为一次性或临时性的工作,一般以完成特定工作为目的。

  (四)待遇不同。劳动关系中劳动者除了定期得到劳动报酬外还享有劳动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各项待遇,如社会保险待遇等,而劳务关系一般只涉及劳动报酬问题,劳动报酬都是一次性或分期支付,而无社会保险等其他待遇。

三、

劳动关系劳务关系工伤赔偿区别

  劳务关系下员工发生工伤的,不适用《工伤保险条例》,企业应按照人身损害标准赔偿。

  在日常生活中,对单位与员工而言,究竟是劳务关系还是劳动关系其实并无区别,都是员工提供劳动,单位发放工资。但在特殊情况下(例如工伤),区别劳务关系和劳动关系就有特殊的意义。

  (一)劳务关系下员工发生工伤,不适用《工伤保险条例》。

  《工伤保险条例》调整的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适用该条例的前提是存在劳动关系。查阅大量案例发现,绝大多数民法院认为,劳动保障行政机关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时,应当首先审查被侵害主体与用人单位是否形成符合劳动法规定的劳动关系,只有构成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关系,才能依法进行实体审查并作出是否认定为工伤的决定。如果不具备上述条件则不能认定为工伤,被侵害主体也就不能获取工伤保险的各种待遇,从而防止社会保险基金的不当支付。聘请退休员工不构成劳动关系,因此退休员工发生工伤,不适用《工伤保险条例》。

  (二)劳务关系下发生工伤,企业要按照人身损害标准赔偿,该标准重于工伤赔偿标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规定,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属于《工伤保险条例》调整的劳动关系和工伤保险范围的,不适用本条规定。如前所述,劳务关系不属于《工伤保险条例》调整的劳动关系,企业作为雇主应向被聘用的退休人员承担人身损害赔偿责任。

  与工伤赔偿标准相比,人身损害赔偿标准明显加重了企业的责任。例如:工伤保险由社保基金承担,人身损害赔偿由企业承担;人身损害中的伤残补偿与死亡补偿标准高于工伤中的标准;人身损害赔偿包括精神损失,工伤赔偿责不包括。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的赔偿标准的相关知识,我国《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了劳动赔偿的相关问题,如果大家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欢迎上找法网在线法律咨询平台,我们的在线律师会为大家进行专业的解答。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劳务关系欠薪赔偿标准
劳务欠薪赔偿依实际情况定。具体操作:1. 收集证据,如医疗票据、误工证明;2. 尝试与对方协商解决;3. 协商不成,可向劳动部门申请调解或仲裁;4. 仲裁不满,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务关系中劳动者受伤赔偿标准
劳务受伤应依法赔偿,包括医疗费、误工费等。具体操作为:1. 及时就医并保留相关证据;2. 与雇主协商赔偿事宜;3. 协商不成可申请调解或提起诉讼;4. 根据法院判决或调解结果执行赔偿。
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死亡赔偿标准
劳动关系死亡赔偿包括丧葬、抚恤金和一次性补助金。丧葬补助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6个月;抚恤金按职工工资比例发放给无劳动能力的亲属;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为上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处理方式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律师解答动态
您好,您可以向其所在平台投诉。
你好,有没有协商调解具体什么案件情况的,这边能解决您的问题,具体详聊
你好,是有什么法律纠纷的问题吗,进行协调没,
你好,有无证据,可以起诉至法院调解
你好,这是可以协商来解决的,也可以法院起诉对方,有没有相关证据的
你好,可以详细描述案情,可以通过法院起诉后进行调节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