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的回避制度的规定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2-03-25 12:26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民事诉讼的回避制度的规定是什么?对此可以从《民事诉讼法》第四十四条、第四十五条、第四十七条等法条中找到答案。以下由找法网小编为大家具体解答这个问题,并带您了解其他相关法律知识,希望对您的学习和实际应用有所帮助。
一、

民事诉讼的回避制度的规定是什么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四十四条,审判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有权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 (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近亲属的; (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三)与本案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 审判人员接受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请客送礼,或者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审判人员有前款规定的行为的,应当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前三款规定,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 第四十五条,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应当说明理由,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 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前,应当暂停参与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除外。 第四十七条,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请,应当在申请提出的三日内,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作出决定。 申请人对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决定时申请复议一次。 复议期间,被申请回避的人员,不停止参与本案的工作。人民法院对复议申请,应当在三日内作出复议决定,并通知复议申请人。

民事诉讼回避制度

二、

民事诉讼回避谁决定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审判人员有应当回避的情形,没有自行回避,当事人也没有申请其回避的,由院长或者审判委员会决定其回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四十三条 审判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有权申请其回避:

  (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近亲属的;

  (二)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翻译人员的;

  (四)是本案诉讼代理人近亲属的;

  (五)本人或者其近亲属持有本案非上市公司当事人的股份或者股权的;

  (六)与本案当事人或者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审理的。

  第四十六条 审判人员有应当回避的情形,没有自行回避,当事人也没有申请其回避的,由院长或者审判委员会决定其回避。

三、

民事诉讼回避申请书范本

  申请人:________

  被申请人:______

  姓名、性别、工作单位、职务、参与本案工作的职务

  请求事项及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致

  ________人民法院

  申请人:________

  年月日

  相关知识:第四十五条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应当说明理由,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

  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前,应当暂停参与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除外。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民事诉讼的回避制度的规定是什么?的相关知识,具体规定在《民事诉讼法》第四十四条、第四十五条、第四十七条等法条中。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请问我国的诉讼管辖制度是什么呢
你好不同的案件诉讼管辖地是不一样的
我国国际私法规定判定当事人属人法的依据是什么
你好! 需要了解案件具体情况才能判断适用哪国法律。
律师解答动态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建立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涉案账户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起诉只
你好,有可能评上,但需要根据具体的功能障碍程度来判定。
崔斌律师
崔斌律师
5分钟前
诈骗行为已涉嫌违法,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提供详细的被骗经过和证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诈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7分钟前
村委会通常无权随意拍照村民户口本存档。户口本包含个人隐私信息,受法律保护。不过若出于公共事务管理必要
崔斌律师
崔斌律师
8分钟前
当场沟通:若是窗口工作人员疏忽,可当场要求补开回执单,明确告知对方这是办理事务的合法凭证,需要对方提
崔斌律师
崔斌律师
9分钟前
可起诉要求赔偿的情况:若投顾公司存在不实宣传、误导性营销,如夸大收益、承诺保本等,违反了《证券投资顾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0分钟前
先别慌,你回忆下是否真在欢栖分期借过钱。要是没借,很可能是诈骗短信,别理会,也别按短信要求操作。要是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