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强制执行时效过了怎么办
更新时间:2022-04-01 15:23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超过申请强制执行期限的处理方法如下:申请人超出申请强制执行期限的就丧失了申请强制执行的权利。若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那么您知道申请强制执行时效过了怎么办?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的法律知识,下面一起来看看吧,相信会对您有所帮助。
一、
申请强制执行时效过期了怎么办
超过强制执行的期限,人民法院不再予以执行,由当事人自行进行救济。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相关内容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二、
法院强制执行的方式通常有以下几种
(一)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
(二)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
(三)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
(四)搜查被申请执行人隐匿的财产。
(五)强制被申请执行人交付法律文书指定交付的财物或者单据。
(六)强制被申请执行人迁出房屋或者退出土地。
(七)强制执行法律文书指定的行为。
(八)强制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和支付迟延履行金。
(九)强制办理有关财产权证照转移手续。
三、
强制执行已过时效能否申请
法院判决超过了两年还可以申请执行。法院强制执行是法院根据法律裁判结果对被告人采取的强制行为。申请执行的期限是2年,可以说法院强制执行二年后过期。进入执行程序后一般是6个月执行完毕。如超过2年,申请执行,对方无异议,也可申请执行,对方有异议,法院审查,异议成立的,裁定不予执行。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关于申请强制执行时效过了怎么办的相关内容,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申请强制执行需要在两年之内进行,如果过了强制执行期则人民法院不会再受理当事人强制执行的申请,当事人只能自己想办法,若您还有什么法律疑问,建议咨询找法网专业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我被法院强制执行,我该怎么办?
强制执行的执行手段有:1、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查询是指人民法院向银行、信用合作社等单位调查询问或审查追问有关被申请人存款情况的活动。冻结是指人民法院在进行诉讼保全或强制执行时,对被申请执行人在银行、信用合作社等金融单位的存款所采取的不准其提取或转移的一种强制措施。2、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在执行实践中,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是人民法院经常使用的一种执行措施。扣留和提取是紧密相联的两个执行措施,扣留是临时性措施,是将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暂扣下,仍留在原来的单位,不准其动用和转移,促使其在限定的期限内履行义务。如超过期限仍不履行的,即可提取该项收入交付申请执行人。3、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被申请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
申请强制执行一直不立案怎么办
对强制执行未能立案的情况,可以采取多种途径解决。首要步骤是向原法院详细了解立案进度。其次,如果案件长时间未得到处理,且超过六个月,可以向更高级别的法院申请执行。同时,强烈建议寻求专业律师的法律建议和支持,确保您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强制执行不给钱怎么办
在强制执行无法取得预期效果时,应对策略需灵活调整。针对有偿还能力却拒不还钱的被执行人,可以提出申请将其列入失信名单并限制其消费。对于确实无力偿还的被执行人,可以提出中止执行的申请,待发现其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后再恢复执行。以上策略需要根据法院指导和被执行人实际情况来具体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