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承兑汇票如何贴现
更新时间:2022-04-04 07:58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电子商业汇票和纸质商业汇票一样,具有贴现的功能,那么电子承兑汇票如何贴现?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以下由找法网小编为大家具体解答这个问题,并带您了解其他相关法律知识,希望对您的学习和实际应用有所帮助。
一、
电子承兑汇票如何贴现
带手续直接去贴现行办理。
需要的操作手续:公章、财章、法人章、经办人身份证原件、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及转账银行卡。

二、
银行电子承兑汇票是什么意思
电子银行承兑汇票是在出票人(即承兑申请人)数据电文形式向开户银行提出申请,经承兑银行审批并同意承兑后,保证承兑申请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十九条,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汇票分为银行汇票和商业汇票。 第二十条,出票是指出票人签发票据并将其交付给收款人的票据行为。 第二十六条,出票人签发汇票后,即承担保证该汇票承兑和付款的责任。出票人在汇票得不到承兑或者付款时,应当向持票人清偿本法第七十条、第七十一条规定的金额和费用。
三、
电子承兑汇票贴现利率是怎样的
贴现率又称门槛比率或资本机会成本,是指商业银行办理票据贴现业务时,按一定的利率计算利息,这种利率即为贴现率,它是票据贴现者获得资金的价格。常用于票据贴现。企业所有的应收票据,在到期前需要资金周转时,可用票据向银行申请贴现或借款。银行同意时,按一定的利率从票据面值中扣除贴现或借款日到票据到期日止的利息,而付给余额。贴现率的高低,主要根据金融市场利率来决定。
上文就是对于电子承兑汇票贴现单位是哪一个的相关解答,随着社会的发展,交易方式的转变,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电子银行承兑汇票,它也快速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方便。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电子承兑汇票如何贴现的相关知识,相信大家对于电子承兑汇票贴现方面的知识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大家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欢迎上找法网在线法律咨询平台,我们的在线律师会为大家进行专业的解答。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电子承兑汇票贴现利率是怎样的?
法律分析: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利率是银行自主规定的,国家没有统一标准,一般来说,农村信用社的贴现要低一些。银行贴现利率一般要比贷款利率低得多,而且贴现的办理手续比贷款简单,汇票也具有较高的流通性,银行也比较愿意办理贴现业务。一般情况下,贴现利息的大小由汇票的票面金额、剩余天数和利率三者共同决定,其计算方法分两种情况:
1、不带息票据贴现:贴现利息=票据面值×贴现率×贴现期;
2、带息票据的贴现:贴现利息=票据到期值×贴现率×贴现天数/360,贴现天数=贴现日到票据到期日实际天数。法律依据:《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一、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
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
二、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改变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基础上加点确定的方式,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
三、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不再设立上限。
四、为继续严格执行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暂不作调整。
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后,金融机构与客户协商定价的空间将进一步扩大,有利于促进金融机构采取差异化的定价策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有利于金融机构不断提高自主定价能力,转变经营模式,提升服务水平,加大对企业、居民的金融支持力度;有利于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更好地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更有力地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电子商业承兑汇票到时间怎么兑现
电子商业承兑汇票到期限了之后应当按照以下流程进行兑现:确认付款申请信息;背书票据给出票行;出票银行收到背书后即进行付款。我国《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管理办法》规定,承兑人应在票据到期日前,承兑电子商业汇票。
法律依据:《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管理办法》第三十六条
承兑人应在票据到期日前,承兑电子商业汇票。
第三十七条
承兑人承兑电子商业汇票,必须记载下列事项:
(一)表明“承兑”的字样;
(二)承兑日期;
(三)承兑人签章。
电子商业承兑汇票到期了,怎么兑现?
电子商业承兑汇票到期的承兑方式包括:真实交易关系或债权债务关系中的债务人签发并承兑;真实交易关系或债权债务关系中的债务人签发,交由第三人承兑;第三人签发,交由真实交易关系或债权债务关系中的债务人承兑等。法律依据:《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管理办法》第三十四条<br/>
电子商业承兑汇票的承兑有以下几种方式:<br/>
(一)真实交易关系或债权债务关系中的债务人签发并承兑;<br/>
(二)真实交易关系或债权债务关系中的债务人签发,交由第三人承兑;<br/>
(三)第三人签发,交由真实交易关系或债权债务关系中的债务人承兑;<br/>
(四)收款人签发,交由真实交易关系或债权债务关系中的债务人承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