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不执行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2-03-24 13:08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拒不执行是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的行为,那么拒不执行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以下由找法网小编为大家具体解答这个问题,并带您了解其他相关法律知识,希望对您的学习和实际应用有所帮助。
一、
拒不执行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一)指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的行为。
(二)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的,包括应当履行的义务的全部或部分。
(三)指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的行为。没有能力执行的,不构成本罪。
(四)情节严重的行为。
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的行为是指下列行为;
(一)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财产或者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二)担保人或者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或者转让已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的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三)协助执行义务人接到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后,拒不协助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四)被执行人、担保人、协助执行义务人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通谋,利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权妨害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五)其他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情形。

二、
拒不执行判决罪法院会判多久?
犯本罪的,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三、
拒不执行判决会有什么后果
根据《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下列情形属于“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情形:
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财产或者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担保人或者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或者转让已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的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协助执行义务人接到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后,拒不协助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被执行人、担保人、协助执行义务人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通谋,利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权妨害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其他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情形。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拒不执行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的相关知识,《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了拒不执行罪的量刑问题。如果大家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欢迎上找法网在线法律咨询平台,我们的在线律师会为大家进行专业的解答。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拒执罪自诉立案标准之考量
拒执罪自诉立案需考虑两点:1)执行义务人是否拒不执行、侵犯权益;2)申请执行人是否曾控告而未被追究刑事责任。处理方式有自诉、公诉、调解等。自诉需申请执行人提供充分证据,公诉则由公诉机关提起诉讼,调解则需在双方同意的基础上进行。
拒执罪立案标准是哪些
法律分析:
1. 拒执罪由负责执行判决的法院所在地的公安机关侦查,并由负责执行判决的法院负责审判。
2. 拒绝执行生效判决裁定罪属于一般刑事案件,由公安机关侦查。申请执行人或人民法院均可向公安机关报案要求立案侦查。
3. 人民法院对于拒不执行生效判决裁定的被执行人可以先行司法拘留,但司法拘留只是一种司法惩罚手段,不是刑事强制措施,与是否移交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没有必然关系。
结论:
拒执罪的处理涉及公安机关的侦查和法院的审判,申请执行人或人民法院有权要求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同时,人民法院可以对拒不执行判决的被执行人进行司法拘留,但这并不构成刑事强制措施,与是否移交公安机关无关。除法律特别规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这些权力。
拒执罪的入罪标准是什么?
拒执罪的量刑标准规定是,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拒执罪侵犯的客体是人民法院的正常活动。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和裁定,情节严重的行为。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立案标准:
1. 侵犯的客体是人民法院的正常活动;
2. 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和裁定,情节严重的行为;
3. 主体为有义务执行判决、裁定的当事人;
4. 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是人民法院已经生效的判决或裁定,而故意拒不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