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金和违约金有何区别?

更新时间:2022-04-04 10:37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现在很多人在签订合同时,都会约定定金或者是约定违约金,这样一来,就可以预防合同违约情形,同时还有利于保护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那么您知道定金和违约金有何区别??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的法律知识,下面一起来看看吧,相信会对您有所帮助。
一、

定金和违约金有何区别?

  定金是签订合同时或之前预先支付的,作为签订合同或履行合同的担保,具有双倍返还的惩罚性;违约金是双方在合同种约定的,违约方应支付的赔偿金,不事先支付; 定金是交付后才生效,也就是说,即使双方合同约定了定金,但是定金实际没有交付,则该定金条款不生效;而违约金是诺成生效的,只要双方签字约定,就具有法律效力。定金在性质上是违约定金,具有预防违约金的性质,因此它与违约金在目的、性质、功能等方面相同。

定金和违约金

二、

定金与违约金可以并用吗

  我国《民法典》第588条规定: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根据该条规定,定金条款或违约金条款不可并用,当事人只可择其一而行使之。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六条规定了定金:“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定金合同自实际交付定金时成立。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是,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超过部分不产生定金的效力。实际交付的定金数额多于或者少于约定数额的,视为变更约定的定金数额。”至于违约金的数额,法律没有明确的限制性规定,实践中一般由当事人双方自愿商定。但根据《民法典》第585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三、

合同法关于违约金跟定金的规定是什么?

  违约金与定金是两种不同的责任形式。定金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为了担保合同的履行而预先支付给对方的款项;违约金是指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或者法律的直接规定,一方当事人违约时,应向另一方支付的款项。我国法律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当事人也可以按照担保法的相关规定,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定金和违约金有何区别?的相关知识,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了定金和违约金的区别有哪些了吧。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违约责任的定金和违约金一样吗
关于违约责任中的定金和违约金,它们有着明确的区别。定金是一种预先支付的费用,其数额受到限制;而违约金则是基于违约行为来确定的金额。在实际处理中,双方可以先进行协商,确定定金或违约金的数额。如果存在争议,可以寻求法律途径解决。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定金或违约金条款来维护权益。
违约金与定金如何选
违约金与定金在性质和操作上有明显区别。违约金是在违约时按照事先约定支付的金额,而定金需要预先支付,并且其罚则相对更为严格。实际操作中,要注意定金的支付不得超过总金额的20%,超出部分将无效。在选择时,应综合考虑合同的风险和金额大小,合理设定两者的比例和金额。 以上三个答案均围绕“违约金与定金如何选”的核心问题展开,提供了关于二者区别的详细解释和选择建议,符合您的要求。
违约金和定金是不是可以一起用
在合同违约情境中,定金与违约金不可同时适用。如果选择定金,则按照定金的规则进行处理;若选择违约金,则依据合同中相应的条款进行处置。若定金数额不足以弥补实际损失,受损方可以请求额外的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