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赔偿金如何计算的

更新时间:2022-03-17 08:37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当我们的个人权益受到了国家的有关部门的侵害的之后,经过查实国家会在之后对我们个人做出一定的经济赔偿,那么这个国家赔偿金的标准是多少呢?下面就让为大家带来的国家赔偿金如何计算的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

国家赔偿金如何计算的

  国家赔偿金计算标准:《国家赔偿法》第三十三条,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每日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第三十四条,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的,赔偿金按照下列规定计算:(一)造成身体伤害的,应当支付医疗费、护理费,以及赔偿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减少的收入每日的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最高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五倍;(二)造成部分或者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应当支付医疗费、护理费、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康复费等因残疾而增加的必要支出和继续治疗所必需的费用,以及残疾赔偿金。残疾赔偿金根据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按照国家规定的伤残等级确定,最高不超过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二十倍。造成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对其扶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还应当支付生活费;(三)造成死亡的,应当支付死亡赔偿金、丧葬费,总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二十倍。对死者生前扶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还应当支付生活费。前款第二项、第三项规定的生活费的发放标准,参照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执行。被扶养的人是未成年人的,生活费给付至十八周岁止;其他无劳动能力的人,生活费给付至死亡时止。

赔偿金计算

二、

经济补偿金与经济赔偿金计算标准上的区别

  1、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实际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按1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6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按一年计算; 不满6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备注:月工资是指企业正常生产情况下劳动者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

  另外,当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的,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的数额支付,支付年限最高不超过12年。计算公式:经济补偿金=基数×补偿年限

  2、赔偿金的计算: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劳动合同已经不能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计算公式:赔偿金=经济补偿金×2。

三、

影响伤残赔偿金计算的的几个因素

  1、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是计算残疾赔偿金的前提

  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或者伤残等级直接影响残疾赔偿金的总额。根据伤残对人们生产生活产生影响的大小,将伤残划分为十个等级(交通事故造成的伤残中,一级伤残是最高等级的伤残,十级伤残则是最低等级的伤残)。根据《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第二十五条的字面含义就可以看出不同程度的劳动能力的丧失(实践中我们说的更多的是“不同等级的伤残”),残疾赔偿金是截然不同的。受害人伤残等级越高,伤残赔偿金则依次递增。司法实践中一般将伤残等级作为赔偿标准的系数,即一至十级对应百分比系数分别为100%至10%。具体计算方式如下:一级伤残为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乘以二十年再乘以100%,二级伤残则乘以90%,依此类推,十级伤残乘以10%。故,伤残程度越严重,残疾赔偿金也越高。

  2、伤残赔偿金计算的地域标准——按受诉法院所在地或者受害人住所地、经常居住地的相关标准计算

  残疾赔偿金是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计算的,而每个省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差较大。故选择哪一个法院进行诉讼也会影响伤残赔偿金的计算,但并不是说发生交通事故后可以任意选择法院来起诉。一般发生交通事故后,根据交通事故纠纷所属的诉讼类型,我们应当到被告所在地或者侵权行为发生的人民法院起诉。在以上两个法院中,受害人可依法选择对自己更有利的法院来起诉。

  实践中还有一种情况值得注意,那就是当受害人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收入高于受诉法院所在地标准时(如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受害人到相对欠发达地区出差或旅游,期间遭受交通事故),如何处理?根据《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第三十条的规定,如果受害人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受诉法院所在地标准的,伤残赔偿金可以按照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相关标准计算。但受害人应当向法院举证证明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高于受诉法院所在地标准。我们在实践中也处理过类似情况的案例,经与当事人沟通按照其住所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计算伤残赔偿金,最终法院支持了我们的诉请。

  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的适用问题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的差异导致残疾赔偿金的数额的明显差异,这也是我们在实践中遇到的最多也是当事人最为关心和纠结的问题。在交通事故中伤残赔偿金的计算是以受害者户籍为标准来决定适用城镇标准或农村标准。当事人是城镇户籍,那么残疾赔偿金按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计算;属农村户籍的,则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计算。但由于我国人口流动性较强,农村户籍性质的人在城镇就业或者定居的情况非常普遍,这部分农村户籍性质的人的收入和支出与城镇户籍性质的人并无什么不同。对于这种情况,仍然僵硬的适用法律按照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计算其伤残赔偿金明显非常不公平。针对这种情况,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于2006年4月3日在《关于经常居住地在城镇的农村居民因交通事故伤亡如何计算赔偿费用的复函》)中明确指出,受害人虽然是农村户口,但在城市经商、居住,其经常居住地和主要收入来源地为城市,有关损害赔偿费用应当根据当地城镇居民的相关标准计算“。现在实践中一般只要在城镇居住生活超过一年的农村户籍的人员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伤残的,其伤残赔偿金就可以按照城镇标准来计算。

  以上就是为大家带来的国家赔偿金如何计算的的相关内容。相较过去,我国的国家赔偿金的标准有了一定的提升,体现了我国对于人民利益的保护的越来越重视。说明了我国社会越来越进步了。如果你还有更多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相关律师,他们会为你做出专业的解答。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赔偿金额是如何计算的?
赔偿金的计算方式: 1、财产损失赔偿金一般按照被侵权人因此受到的损失或者侵权人因此获得的利益赔偿计算,有特殊情况的除外; 2、精神损害赔偿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行为情节、所造成的后果等进行计算; 3、其他计算方法。 法律参考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均规定了赔偿金的计算方式和因素。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了因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财产损失的赔偿原则,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则详细列举了计算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六个因素。
派往国外工作期间,如何计算工亡赔偿金?
赔偿包括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丧葬补助金三项,按照所在地区的居民收入以及因公死亡职工本人的工资标准进行计算。
受害人应得到什么样的赔偿金额,赔偿金是如何计算的
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赔偿义务人也应当予以赔偿。
相关知识推荐
经济赔偿金如何计算
经济赔偿金如何计算
委托合同纠纷
问题没解决?立即咨询律师
平台保障
优选律师
快速响应
#3分钟内获得解答
去咨询
浅谈国家赔偿金计算标准
浅谈国家赔偿金计算标准
国家赔偿计算标准
没有想要的解答?推荐咨询本地专业律师
平台律师团
已服务 9.9万人
响应 2分钟内
7x24小时在线服务
针对性解决方案
咨询我
律师解答动态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