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人的责任范围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2-04-22 15:49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保证责任就是指保证人在债务关系中需要承担的责任。保证人需要在法律规定的责任范围内履行义务,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那么保证人的责任范围是什么?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找法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
保证人的责任范围是什么
保证责任的范围包括主债权及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和实现债权的费用。保证合同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办理。保证指债务人以外的第三人为债务人履行债务向债权人所做的一种担保。是典型的人保、典型的约定担保。是指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行为。当事人对保证担保的范围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人应当对全部债务承担责任。这种承担全部责任的保证,称无限保证。如果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明确规定由保证人承担责任中的一部分,则该保证为有限保证。
保证期间,人民法院受理债务人破产案件的,债权人既可以向人民法院申报债权,也可以向保证人主张权利。债权人申报债权后在破产程序中未受清偿的部分,保证人仍应当承担保证责任。债权人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应当在破产程序终结后六个月内提出。

二、
保证人的义务
保证人应当履行两项义务:
(一)对被保证人遵守法律规定的情况进行监督,包括监督被保证人未经公安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如果被保证人需要离开所居住的市、县的,要监督、督促被保证人向执行的公安机关提出申请,请求批准;
监督被保证人在司法机关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监督被保证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监督被保证人不得串供、毁灭、伪造证据;
(二)发现被保证人可能发生或者已经发生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的,及时向执行机关报告。
三、
保证人保证责任免除的规定
在主合同无效的情况之下,保证合同自然无效,保证人不应承担无效保证合同的保证责任。无效保证合同的保证人不承担保证责任的两种情况:一是主合同双方当事人串通,骗取保证人提供保证;二是主合同的债权人采取欺诈、胁迫等手段,保证人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提供保证。两种情况都是有主债权人参与的情况下发生的,保证合同是在保证人与债权人之间订立的,在债权人采取不正当手段同保证人订立保证合同的情况下,保证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包括无效合同的赔偿责任。
从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看得出来保证人保障的这些范围,主要是为了使债权债务合同的继续进行,保证双方利益的最大化。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保证人的责任范围是什么的相关知识,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我想咨询一下责任
责任的承担应按过失的大小来划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建议委托律师来保障您的最大权益。
生产安全间接责任的定义
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处理
(1)报告程序:
·现场有关人员一本单位负责人一上报给以下有关部门: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
(特种设备发生事故的,需同时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按规定上报
·分包单位一总包单位一逐级上报(程序同上)
·特大事故发生后,省级人民政府应迅速、如实发布事故信息
(2)现场救援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施工单位建立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配备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
.施工单位对施工现场易发生重大事故的部位、环节进行监控,制定施工现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总包单位统一组织编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总包、分包单位各自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配备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应急救援器材、设备
.事故发生后.各有关单位、部门应当迅速赶往现场,组织事故救援;施工单位应当采取措施防止事扩大,保护事故现场
(3)事故调查的有关规定
.发生人员轻伤、重伤事故。由企业负责人或指定人员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调查
.死亡事故由企业主管部门会同现场所在市有关部门进行调查
.重大伤亡事故由省企业主管部门或国务院有关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进行调查
.特大事故由省人民政府或国务院归口管理部门或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或国务院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调查
(4)现场勘察:
.基本要求:及时、全面、细致、准确、客观
.主要内容:制作笔录、实物拍照、现场绘图
(5)事故调查分析及结论
.原则:实事求是、尊重科学
.事故性质分类:分为责任、非责任、破环事故三种
.事故调查的步骤:直接原因一问接原因一确定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者
.主要程序: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一查找事故的原因一确定事故的性质一找出防范措施。
·争议解决办法:劳动管理部门提出结论性意见一报上级劳动管理部门或者有关部门处理一报同级人民政府裁决
(6)施工伤亡事故处理
·时间要求:一般情况90日内结案(调查阶段60天内 处理阶段30天内),特殊情况180日内结案
·对于特大安全事故,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可对有关责任人员作出处理决定
·事故调查组提出的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建议,由发生事故的企业及其主管部门负责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