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没有谅解书怎么判
更新时间:2022-03-09 12:17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一般情况下,如果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了人员损伤比较严重的,可能会构成交通肇事罪,而交通肇事罪如果没有得到被害人谅解,会被判刑吗?那么交通肇事没有谅解书怎么判?接下来由找法网小编详细为您介绍,相信会对您有帮助的!
一、
交通肇事没有谅解书怎么判
一般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如果被告人取得谅解书的,属于法定的从轻情节,法院在量刑时可以从轻处罚,如果没有谅解书的,则应根据其他的量刑情节及刑法规定来进行量刑。
而如果是构成交通肇事罪的,根据《刑法》的相关内容规定,一般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属于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则应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属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则应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刑法》的相关内容规定【交通肇事罪;危险驾驶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
交通肇事一人死亡没有谅解书司机会判刑几年
交通肇事死亡一人赔偿到位,但没有谅解书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不会判缓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内容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三、
交通肇事罪没有谅解判多久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你朋友开的车刑事责任当然由你朋友承担。
《刑法》的相关内容规定【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而民事赔偿上,如车主与司机是雇佣关系,可要求车主承担连带民事赔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相关内容规定,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致人损害的,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员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人损害的,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可以向雇员追偿。前款所称“从事雇佣活动”,是指从事雇主授权或者指示范围内的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其他劳务活动。雇员的行为超出授权范围,但其表现形式是履行职务或者与履行职务有内在联系的,应当认定为“从事雇佣活动”。另外不是说赔了钱就不用追究刑事责任了。只不过可以减轻处罚而已
以上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交通肇事没有谅解书怎么判的内容,由此可知,交通肇事罪没有谅解书,则应根据其他的量刑情节及刑法规定来进行量刑,一般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其它疑问,欢迎向找法网发布法律咨询。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得到了对方谅解书,会怎么判呢
您好,自首、取得当事人谅解是是法定的从轻减轻情节,建议由专业律师去和公安、检察院办案人员积极沟通,争取最大幅度量刑
受害者有谅解书会怎么判
你好,
一、醉驾致人轻伤的处罚规定:
1. 酒后驾驶,将暂扣6个月驾驶证,并处以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若此前曾因酒驾被处罚,再次酒后驾驶的,将面临10日以下的拘留,以及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且驾驶证将被吊销。
2. 醉酒驾驶,行为人将被公安机关约束至酒醒,驾驶证将被吊销,并需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在此后的5年内,行为人将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
3. 若酒后驾驶的是营运车辆,处罚将更为严厉,包括15日的拘留,5000元的罚款,以及驾驶证的吊销。此外,在之后的5年内,行为人也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
4. 对于醉酒后驾驶营运车辆的行为,除了上述的约束、吊销驾驶证和追究刑事责任外,10年内行为人将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在重新取得驾驶证后,也不得再驾驶营运车辆。
5. 若酒后或醉酒驾驶导致重大交通事故并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且驾驶证将被吊销,终生不得重新取得。
二、醉驾肇事逃逸的处罚规定:
醉驾肇事逃逸的刑罚为7年以上有期徒刑,但如有自首行为,则可能减轻处罚。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将受到拘役和并处罚金的惩罚。
醉驾逃逸与普通交通肇事逃逸的处罚区别在于:
1. 交通肇事逃逸即使导致死亡,最高刑罚为有期徒刑15年;而酒驾肇事致人死亡则可能被视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该罪的最高刑罚为无期徒刑或死刑。
2. 对于醉酒驾驶并造成一死一伤的严重情况,不排除可能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并判处无期徒刑甚至死刑。具体定为何种罪名需视具体案情而定。根据《关于醉酒驾车犯罪法律适用问题的意见》,若行为人明知酒后驾车违法且会危害公共安全却仍醉酒驾车,并在肇事后继续驾车冲撞造成重大伤亡,说明行为人主观上对持续发生的危害结果持放任态度,具有危害公共安全的故意,因此应依法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