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产所有权中的拾得遗失物指什么

更新时间:2022-10-13 08:4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因为自己的粗心大意遗失物品或者时间太久而遗忘物品是常有之事,那么动产所有权中的拾得遗失物指什么?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找法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

动产所有权中的拾得遗失物指什么

  遗失物,是所有人遗忘于某处,不为任何人占有的物。遗失物只能是动产,不动产不存在遗失的问题。遗失物也不是无主财产;只不过是所有人丧失了对于物的占有,不为任何人占有的物。至于所有人丧失对于物的占有的情况,则有种种不同。一般是所有人自己因某种原因遗失;还有其他的情况,例如直接占有人(承租人)将物(租赁物)丢失,对于间接占有人(出租人)即所有人来讲,是为遗失物。再如无行为能力的所有人将物抛弃,因他欠缺意思能力,就不成立所有权的抛弃,而只是丧失占有,是为遗失物。但是,所有人为了安全的目的或其他考虑,将物品埋藏于土地之中或放置于一定的隐秘的场所,这时所有人并没有丧失对于物的占有,因此并不是遗失物;如果因年长日久,所有人忘其所在。则为埋藏物或隐藏物。

  民法典对漂流物、失散的饲养动物与遗失物在同一条中作出规定,这是视遗失物、漂流物及失散的饲养动物有同一法律地位。所谓漂流物,是指所有人不明,漂流于江、河、湖、海、溪、沟上的物品。而饲养的动物,多是指人们饲养的家禽、家畜而言,如鸡、鸭、牛、马、羊等等。这类动物如果走失,所有人丧失对于物的占有,就是遗失物。至于驯养的野生动物逃逸,所有人还在继续有效地进行追索,如驯养的鹰飞走,所有人正在用其他驯鹰追捕,其他人就不得随意侵犯。但是如果驯养的野生动物回复其自然状态,如驯养的鹿逃回大森林,就不再构成遗失物。

  所有权人或者其他权利人有权追回遗失物。该遗失物通过转让被他人占有的,权利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或者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让人之日起二年内向受让人请求返还原物,但受让人通过拍卖或者向具有经营资格的经营者购得该遗失物的,权利人请求返还原物时应当支付受让人所付的费用。权利人向受让人支付所付费用后,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追偿。

  善意受让人取得动产后,该动产的原有权利消灭,但善意受让人在受让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权利的除外。

  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

  有关部门收到遗失物,知道权利人的,应当及时通知其领取;不知道的,应当及时发布招领公告。

  拾得人在遗失物送交有关部门前,有关部门在遗失物被领取前,应当妥善保管遗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使遗失物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当向拾得人或者有关部门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

  权利人悬赏寻找遗失物的,领取遗失物时应当按照承诺履行义务。

  拾得人侵占遗失物的,无权请求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费用,也无权请求权利人按照承诺履行义务。

  遗失物自发布招领公告之日起6个月内无人认领的,归国家所有。

拾得遗失物所有权

二、

丢失物品金额多少可以立案

  在法律上并未规定,一般对于丢失的财物,公安机关是不会按照刑事案件予以立案的,要根据是否存在侵占财产不还的情况来立案。根据《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 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

  (二)债务到期之前的清偿;

  (三)明知无给付义务而进行的债务清偿。

  “不当得利”是指没有法律上的根据,有损于他人而自己获得利益的法律事实。不当得利人应将其所得的不当利益返还给受损失的人。不当得利的性质属于法律事实中的事件,不当受益人的义务根据法律规定的事由而发生,它不在于制裁受益人的得利行为,而在于纠正受益人不当得利的不合理现象。所以,只要有不当得利的事实存在,就必须予以纠正,不需要追问当事人的主观意志如何。

三、

遗失物是否适用善意取得

  捡到遗失物不可以善意取得,善意取得须符合以下三个要件:

  (一)受让人受让财产时主观上是善意的。

  (二)以合理的价格有偿受让。无偿方式取得财产的,不能适用善意取得制度。

  (三)转让财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

  民法典中的共有制度是专为所有权的共有而规定的,但实际生活中,并非只有所有权才能共有,其他财产权,如他物权、知识产权等财产权均可共有。比如二人以上共同享有一块土地的建设用地使用权。此种情况就是两个以上的主体共同享有用益物权。如甲、乙、丙三人分别借款给债务人丁,三人同时就丁所有的房屋设定一个抵押权,份额为均等,并办理一个抵押权登记时,就发生抵押权的准共有。此种情况就是两个以上的主体共同享有担保物权。本条对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的准共有做出了规定。两个以上的主体共同享有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的按份共有或共同共有,在性质上与对所有权的共有没有差别,为了条文的简约以及对实践中这种情况的处理,本条规定两个以上单位、个人共同享有用益物权、担保物权的,参照本章规定。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动产所有权中的拾得遗失物指什么的相关知识,综上所述,动产所有权中的拾得遗失物指是所有人遗忘于某处,不为任何人占有的物。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物权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12834
在线咨询
拓展阅读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拾得遗失物能否据为己有?
法律分析:遗失物是指他人丢失的动产。遗忘物是非基于物权权利人的本意脱离权利人的占有。
拾得人拾得遗失物,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法律分析:拾得遗失物,应当还给失主,找不到失主的,可以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有关部门收到遗失物,知道权利人的,应当及时通知其领取;不知道的,应当及时发布招领公告。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拾得遗失物,后又把遗失物丢了,要赔偿吗?
你好,损坏他人财产的,要照价赔偿,物品损坏赔偿法律可参照《侵权责任法》。
拾得遗失物属于什么占有
需要看内容来判定了
拾得遗失物拒不返还如何处理
可以自诉侵占罪。也可以民事诉讼主张返还。如果需要帮助,可以与我取得联系。
拾得遗失物是否取得所有权?
法理问题,还是分析实际情况好些。
向拾得遗失物者要求归还遗失物的起诉问题
如果通过诉讼方式取回手机,应有明确具体的被告,并有相关证据证明被告为拾得遗失物的人,在此基础上向法院主张权利,才有可能被受理,并得到支持。
债权与物权相同点
债权与物权相同点
物权法论文
我70元被骗了。报警有用吗?
建议你报警,拨打你们当地110电话即可,向公安机关陈述被骗经过和被骗金额。记得保留相关证据。
两人互相骂能起诉吗?
可以先去报警处理的
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补偿规定
医疗保险一般指基本医疗保险,是为了补偿劳动者因疾病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而建立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一、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补偿标准1.普通门诊医药费用符合补偿范围的门诊
债权和物权的关系
债权和物权的关系
物权法论文
党群工作部副主任对保密工作方面的责任是什么
党群工作部副主任在保密工作方面,应建立保密制度、加强保密宣传教育。选择不同处理方式时,需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和保密需求,综合考虑制度完善、技术防范、人员培训等多方面
深圳职务侵占罪量刑标准规定
深圳犯职务侵占罪的,根据最新的刑法修正案十一对职务侵占罪量刑有一定的修改,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离婚过程中伪造债务问题的处理
离婚时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处理伪造夫妻债务的问题:1、分割共同债务时,伪造一方主张该债务为夫妻共同债务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2、分割共同财产时,对伪造一方可以少分或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