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诈消费者赔偿标准

更新时间:2022-02-26 09:23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欺诈和虚假宣传一样都是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根据我国《产品质量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消费者可以要求惩罚性赔偿。那么欺诈消费者赔偿标准?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找法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

欺诈消费者赔偿标准

  欺骗消费者赔偿标准为: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消费者可以请求惩罚性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欺诈消费者

二、

消费欺诈在消费者保护领域欺诈行为体系中的地位

  在消费者保护领域中存在四种欺诈行为,即商品欺诈、服务欺诈、信用欺诈和消费欺诈,都是在消费领域故意以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式,使被欺诈者陷入错误认识并进行交易,进而获取非法利益,致使对方合法权益受损的违法行为。但同时也必须看到,这四种欺诈行为各有不同。

  商品欺诈和服务欺诈都是经营者欺诈消费者的行为,性质为违约行为,应当承担惩罚性赔偿的违约责任。《消费者权益保护法》55条第1款对此作了明确规定,《合同法》113条第2款也作了明确规定。对此,应当概括为经营欺诈。

  信用欺诈的行为人主要是经营者,但也有其他行为人参与,当前网络信用欺诈甚多,行为人通过不正当手段,利用虚构交易、提高账户信用积分、提高商品销售量以及删除不利评价等虚假信用炒作方法,获得高于其实际享有的信用度、信誉度等非法利益,对消费者、同业经营者以及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违法行为。行为人既包括网络交易中的销售者、服务者,也包括帮助经营者炒作的其他行为人。这种欺诈行为,没有利用惩罚性赔偿责任制度,其性质属于侵权行为而非违约行为。

  消费欺诈与上述三种欺诈行为都不同,其行为人是所谓的“消费者”或者利用消费者名义的人,假借消费者的身份,对经营者进行欺诈,行为的性质是侵权行为。

  在消费领域的四种欺诈行为中,依照行为主体划分,商品欺诈、服务欺诈和信用欺诈的行为主体都是经营者或与经营者有关,而消费欺诈的行为主体是“消费者”或者假冒消费者身份的人。按照行为的性质划分,商品欺诈与服务欺诈属于违约行为,承担违约责任,为信用欺诈;而信用欺诈和消费欺诈属于侵权行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从获取非法利益的来源划分,商品欺诈、服务欺诈和消费欺诈都是利用法律规定的惩罚性赔偿责任制度而获取超出损失部分的惩罚性赔偿金,而信用欺诈获取的非法利益是一般的财产利益,没有利用惩罚性赔偿责任制度谋取非法利益。

三、

欺诈消费者行为定义是怎样的

  欺诈消费者的行为,是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中,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应当受到处罚并承担责任的行为。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欺诈消费者赔偿标准的相关知识,综上可知,欺诈消费者赔偿通常按照三倍标准进行,不足500元的增加为500元。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商家欺骗消费者赔偿法是如何处罚的
商家欺骗消费者应依法赔偿。具体操作为:1. 收集证据,证明商家欺诈行为;2. 向商家提出赔偿要求,协商处理;3. 如协商不成,可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或向相关部门举报;4. 必要时,可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身权益。
遭遇商家欺诈消费者怎么办
你好,针对这个情况,消费者权益被侵犯的话正常来说可以主张进行赔偿或者退一赔3
电商欺骗消费者怎么处理能赔偿到什么
电商欺骗,可索赔。保留证据,先与电商协商;协商不成,向消费者协会或监管部门投诉;最后可起诉至法院,要求相应赔偿。
律师解答动态
吴中律师
吴中律师
3分钟前
您好,仅凭“额头5厘米伤口”这一个描述,无法确定是否构成轻伤二级,伤口长度达到了《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
张洁律师
张洁律师
3分钟前
请问当时报警了吗?警方怎么说的呢?
吴中律师
吴中律师
4分钟前
您好,您无法直接注销执照或监事职务,但可以通过书面辞职实现个人免责
刘江律师
刘江律师
7分钟前
你可以先与老板再次沟通,明确指出工资支付的约定,保留好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证据。若沟通后老板仍不支付
什么原因呢具体什么状况呢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