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证驾驶酒驾肇事逃逸怎么处理

更新时间:2022-03-03 18:55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根据相关内容规定,无证驾驶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需要承担责任的,那无证驾驶酒驾肇事逃逸怎么处理?为了方便大家能够了解更多的相关法律知识,以下就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一一介绍关于酒驾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相信会对您有所帮助。
一、

酒驾无证驾驶肇事逃逸怎么处罚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

  根据《刑法》的相关内容规定,犯交通肇事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血液酒精含量达到8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属于醉酒驾驶机动车,依照《刑法》的相关内容规定,以危险驾驶罪定罪处罚。

  (一)前款规定的“道路”“机动车”,适用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关规定。 八种醉驾从重处罚

  (一)造成交通事故且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或者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未构成其他犯罪的;

  (二) 血液酒精含量达到20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

  (三)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驾驶的;

  (四) 驾驶载有乘客的营运机动车的;

  (五) 有严重超员、超载或者超速驾驶,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使用伪造或者变造的机动车牌证等严重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为;

  (六) 逃避公安机关依法检查,或者拒绝、阻碍公安机关依法检查尚未构成其他犯罪的;

  (七) 曾因酒后驾驶机动车受过行政处罚或者刑事追究的;

  (八) 其他可以从重处罚的情形。

无证驾驶酒驾肇事逃逸

二、

酒驾和醉驾的区别处罚

  单纯的酒驾行为,是只会被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不构成犯罪;醉驾的需要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

酒驾处罚标准2020

  酒驾处罚标准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内容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以上是找法网编辑整理的关于无证驾驶酒驾肇事逃逸怎么处理的相关内容,相信大家通过以上文章的内容在法律上对无证驾驶和酒驾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吧,希望对您有帮助。如果您还有不懂的问题,可以咨询找法网律师,他们会给您专业的建议。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肇事逃逸且主观恶意怎么处理
遇到肇事逃逸且主观恶意的情况,应迅速采取行动,首要步骤是保护现场并收集证据,如调取监控录像、寻找目击证人等。紧接着联系警方,全面陈述情况。最后根据警方调查和律师的专业建议,决定是否采取起诉索赔等法律行动。核心在于坚决维护自身权益并寻求公正。
非机动车有肇事逃逸的说法怎么处理
非机动车肇事逃逸是非法的行为。正确的处理方式包括:首先立即停车并报警,等待交警的到来;如发生人员伤亡,应立刻进行救助并报警;最后,配合相关部门的调查,如实陈述事实。逃逸行为将导致承担全部责任,并受到法律的制裁。请遵守交通法规,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肇事逃逸找到人后怎么处理的呢
肇事逃逸行为违反法律法规,逃逸者应立即投案自首并接受调查处理。根据情节轻重,可能面临罚款、拘留或刑事责任。积极配合调查并主动赔偿受害人是减轻处罚的关键。逃避责任只会加剧问题的严重性。
律师解答动态
若数字人民币不能提现,先检查是否操作有误,像提现步骤是否完整、金额输入有无问题等。若操作没问题,可看
可以向当地教科局反映情况
陈辰律师
陈辰律师
10分钟前
遗产纠纷有没有书面遗嘱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4分钟前
遇到这种情况别慌,可以先收集好交易记录、聊天记录等能证明被骗的证据。之后尝试联系该公司协商退款,要是
程先涛律师
程先涛律师
14分钟前
可以描述案件具体情况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0分钟前
口服溶液里有杂质这可能涉及产品质量问题。可以先保留好该口服溶液及购买凭证。找商家协商退款并要求合理赔
张玉光律师
张玉光律师
20分钟前
如果不是职务行为,可以起诉签字人。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