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执行流程要走多久

更新时间:2022-02-23 14:40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老赖”欠债不还怎么办?可先与之协商,协商不成的,再用诉讼的方式强求法院判决,强制执行,但强制执行并不是永久的,一般来说,强制执行的时间只有半年,有其他事由出现的中断执行期间,那么,强制执行流程要走多久,接下来由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请阅读。
一、

强制执行流程要走多久

  (一)法院强制执行时一般是生效判决后6个月内结束,但中止执行的期间应当扣除。确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有本院院长批准。法院会采取多种方法执行被申请人的财产,如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

  (二)在判决生效后的两年内你都可申请强制执行,一旦进入强制执行程序,没有期限!法院会用很多办法,如查封帐户,查封不动产等手段来完成执行。

  (三)冻结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的长期限为六个月,需要继续冻结的,应在冻结到期前向银行、信用合作社等办理冻结手续,否则,逾期不办理,视为自动解除冻结。

强制执行流程

二、

如何中止强制执行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执行:(一)当事人履行行政决定确有困难或者暂无履行能力的;(二)第三人对执行标的主张权利,确有理由的;(三)执行可能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且中止执行不损害公共利益的;(四)行政机关认为需要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

三、

执行仲裁裁决的程序

  当事人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执行申请后,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执行程序予以执行。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由执行员进行。

  (1)执行员接到申请执行书后,应当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责令其在指定的期间履行仲裁裁决所确定的义务,如果被执行人逾期再不履行义务的,则采取强制措施予以执行。

  (2)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仲裁裁决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有权强制被执行人迁出房屋或者退出土地;有权强制被执行人交付指定的财物或票证;有权强制被执行人履行指定的行为。

  (3)被执行人未按仲裁裁决书或调解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应当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未按规定期间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支付迟延履行金。人民法院采取有关强制措施后,被执行人仍不能偿还债务,应当继续履行义务。即申请人发现被执行人有其他财产的,可以随时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执行。当被申请人因严重亏损,无力清偿到期债务时,申请人可以要求人民法院宣告被执行人破产还债。

  (4)在执行程序中,双方当事人可以自行和解。如果达成和解协议,被执行人不履行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申请执行人的申请,恢复执行程序。被执行人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并经申请执行人同意的,人民法院可以决定暂缓执行的期限。被执行人逾期仍不履行的,人民法院有权执行被执行人的担保财产或担保人的财产。

  申请强制执行必须在判决生效后的两年内,超过2年的时效则不可强求强制执行,法院的强制执行的手段是最后的手段,且需要承担执行错误带来的风险,对于法院的判决结果有异议的,可先提出上诉。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强制执行流程要走多久的相关知识,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老赖强制执行拘留多久可以消除
对于老赖的强制执行,若符合恶意不履行法律文书所规定的义务,法院可进行拘留。拘留的决定由法院作出,并由公安机关执行,期限在十五日以内。如果在拘留期间认错并改正错误,法院有可能会提前解除拘留。
一般申请强制执行多久法院才执行
申请强制执行的时长与案件种类紧密相关。对于民事裁判文书,申请执行的期限为二年;而对于行政决定,申请期限则是在相应复议或诉讼期满后的三个月内。请当事人明确案件性质,并在规定的法定期限内操作,以确保获得及时有效的执行结果。
民事案件申请强制执行期限是多久
强制执行期限为两年。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最后一日起算,未规定则从文书生效之日起算。如遇中止、中断情形,可依法申请延长。
律师解答动态
不太明白“手机口出鱼了多久被摁”啥意思。你得把事情说清楚,比如具体情况、涉及的行为等。要是这事儿涉及
你好,你可以讲一下管辖地在哪,可以帮助你
你好,这边咨询法律问题是关于什么纠纷,进行调解没,可以起诉解决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5分钟前
高压线铁塔永久占用耕地补偿金额不固定,通常会考虑土地原用途、土地资源条件、土地产值等因素。一般补偿包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5分钟前
有权要求对方赔偿。对方无事实依据报警致您家人被拘,侵害了您家人合法权益,造成了误工、精神及名誉损害。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8分钟前
一般来说,仅填写个人信息未借款,可能会有信息泄露风险,平台可能将信息转手,导致你收到骚扰电话、短信等
你好,你是咨询什么事情的,可以具体描述,双方有没有协商调解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