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时效的构成要件

更新时间:2023-07-10 04:16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为了促使权利所有人及时的行使权利,避免司法资源的浪费,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向法院请求法律保护的诉讼时效。那么民事诉讼时效的构成要件?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找法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

民事诉讼时效的构成要件

  诉讼时效要件是指适用诉讼时效的要件。

  (一)须有请求权的存在。诉讼时效是对请求权的限制,没有请求权,也就无从适用诉讼时效。

  (二)须有怠于行使权利的事实。诉讼时效是对权利人的督促,实际上也是对义务人的保护,如果权利人怠于行使权利经过一定的期间,又没有其他事由致使诉讼时效中断或中止,则诉讼时效产生法律效果。

  (三)怠于行使权利的事实持续存在,致使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届满有时又称为诉讼时效结束、诉讼时效完成。诉讼时效届满,权利人的胜诉权自动消灭。如果有使诉讼时效中断、中止的事实,诉讼时效还可以“拉长”,即中断时重新计算,中止时,将中止时间段剔除后继续计算。

购房民事诉讼时效

二、

怎样中断诉讼时效

  借贷纠纷中,诉讼时效是可以中断的,中断后意味着重新计算2年的时效,也可以算作是你延长了诉讼时效。以下几招能够帮助你中断诉讼时效。

  (一)事后签署还款协议或补充协议,但注意如涉及到有保证人,应要求保证人对补充的协议予以确认,不然会导致保证人豁免保证责任。

  (二)要求对方签署承诺书,但注意承诺书的内容应符合法律规定。

  (三)向借款人当面送交催款函等文书,但注意保留对方签收的凭证。

  (四)向对方发送邮件或短信,但注意确认对方身份且对方已收到并保留证据

  (五)在媒体上刊登公告,但注意选择相应级别的媒体

  (六)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社区居委会、妇联等社会组织提出保护权利,但注意诉求内容并保留书面记录。

  (七)向司法机关报案或控告,但注意一定要司法机关出具回执或法律文书

  (八)向法院提交起诉状,但注意保留提交材料回执会立案受理通知书。

  根据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的,诉讼时效从提交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之日起中断。

三、

交通事故的诉讼时效多长时间

  交通事故的诉讼时效是三年。机动车交通事故纠纷诉讼属于民事纠纷,适用民事诉讼时效,一般民事诉讼时为三年,从当事人知道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起算。如果受害人向侵权者主张权利,则时效从最后一次主张权利之日起计算。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民事诉讼时效的构成要件的相关知识,综上所述,民事诉讼时效的构成要件分别是有请求权的存在、怠于权利行使的事实且怠于行使权利的事实持续存在,导致诉讼时效届满。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民事诉讼时效是指3年,法院民事诉讼时效2
民事诉讼时效3年与20年的区别有:两者的适用条件存在不同。3年的诉讼时效是属于属于普通的诉讼时效,而20年的诉讼时效是属于最长的诉讼时效,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诉讼时效按照3年计算,当事人一直不知道权利受到损害的,诉讼时效按照20年计算,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民事诉讼时效是怎么规定的?为何设立民事诉讼时效?
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我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民事总则关于民事诉讼时效
民事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经过法定期限不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律规定其申诉权便归于消灭的制度。 一般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律师解答动态
叶斌律师
叶斌律师
1分钟前
刷单骗局威胁征信是违法行为,建议立即报警并保留证据,维护自身权益。
您好,您具体遇到了哪方面的法律问题。
村里的具体法律问题发一下,便于详细解答
赵磊律师
赵磊律师
10分钟前
是遇到什么事情了?可以详细给我讲一下事情的经过吗?
代海侠律师
代海侠律师
13分钟前
您好:这种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处理:•关于调解协议:如果认为派出所主持下签订的调解协议显失公平,
代海侠律师
代海侠律师
14分钟前
您好:如果已知被告姓名和身份证号,不知道被告人的户籍地址,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解决:•委托律师查询:根
我也要提问
相关文书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