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回避的法定情形包括什么

更新时间:2023-07-08 07:01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在诉讼活动中,为确保诉讼的公正性,保障诉讼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我国在诉讼活动中建立了回避制度。那么民事诉讼回避的法定情形包括什么?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找法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

民事诉讼回避的法定情形包括什么

  依据《民事诉讼法》之规定,审判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有权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

  (一) 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近亲属的;

  (二) 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三) 与本案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

  (四)审判人员接受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请客送礼,或者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回避民事诉讼

二、

民事诉讼的回避制度的规定是什么?

  (一)回避适用的对象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适用回避的人员包括:审判人员(包括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员等。

  (二)适用回避的情形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须回避:是本案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如父母、子女及兄弟姐妹等);与本案有利害关系(如鉴定人是本案争议标的的所有人之一);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的公正审理。这里所指的“其他关系”,是指除与本案有利害关系及与当事人有近亲属关系之外的亲密或仇嫌关系,足以影响案件的公正审理(如审判人员是案件一方当事人的最亲密的朋友)。

  (三)回避的程序

  回避的提出,可以是当事人提出申请,也可以是审判人员或者其他参与诉讼的人员主动自行提出。回避应当在案件审理时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的,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回避申请提出后,是否准许,由法院决定,具体程序为:审判人员的回避,由法院院长决定;其他人员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请,应当在申请提出3日内,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作出决定,申请人对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决定时申请复议一次。

  (四)回避的法律后果

  在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到法院作出是否同意申请的决定期间,除案件需要采取紧急措施外,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应当暂停执行有关本案的职务。法院决定同意申请人回避申请的,被申请回避的人退出本案的审理或诉讼;法院决定驳回回避申请而当事人申请复议的,复议期间,被申请回避的人员不停止参与本案的审判或诉讼。

  (五)相关法律法条

  《六机关实施规定》第8条刑事诉讼法第三十条和第三十一条规定,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员的回避,由人民法院院长决定。根据这一规定,上述人员的回避不能由审判长决定。

  《法院执行解释》第三十二条 上述有关回避的规定,适用于法庭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其回避问题由人民法院院长决定。

  《检察院刑诉规则》第三十一条 本规则关于回避的规定,适用于书记员、司法警察和人民检察院聘请或者指派的翻译人员、鉴定人。

  书记员、司法警察和人民检察院聘请或者指派的翻译人员、鉴定人的回避由检察长决定。

三、

民事诉讼回避谁决定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审判人员有应当回避的情形,没有自行回避,当事人也没有申请其回避的,由院长或者审判委员会决定其回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四十三条 审判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有权申请其回避:

  (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近亲属的;

  (二)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翻译人员的;

  (四)是本案诉讼代理人近亲属的;

  (五)本人或者其近亲属持有本案非上市公司当事人的股份或者股权的;

  (六)与本案当事人或者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审理的。

  第四十六条 审判人员有应当回避的情形,没有自行回避,当事人也没有申请其回避的,由院长或者审判委员会决定其回避。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民事诉讼回避的法定情形包括什么的相关知识,综上所述,回避的法定情形主要为是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与案件具有利害关系、与案件当事人或者诉讼代理人具有其他关系、接受了当事人或者诉讼代理人的请客或者送礼等。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民事诉讼适用回避的对象包括什么
民事诉讼法的回避范围包括下列对象: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和勘验人。如果上述人员具有与案件有利害关系,或他们是案件的当事人或当事人、代理人的近亲属等情形,则可申请回避。 审判人员有下述情形之一者,应自行回避,当事人也有权以口头或书面形式申请其回避: (一)是本案当事人或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 (二)与本案存在利害关系; (三)与本案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的公正审理。审判人员若接受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请客送礼,或违反规定与当事人、诉讼代理人会见,当事人亦可要求他们回避。 审判人员如有上述行为,应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上述规定同样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及勘验人。
民事诉讼法中回避的对象和法定情形有哪些?
法律分析:民事诉讼申请回避的条件主要有三种: 1. 相关人员属于本案中的当事人,或者是本案当事人的近亲属、诉讼代理人。 2. 相关人员与本案存在一定的利害关系。 3. 相关人员与本案的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会对案件的公正审理造成一定的影响。
民事诉讼回避制度的法定情形
法定情形很多,你问的是那种情况
律师解答动态
执法过程一般需规范。仅一位协警且无明显标识,从私家车下来执法可能不符合规范。若当事人对此次查酒驾执法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分钟前
赔偿标准得看具体情况,比如是人身损害、财产损失还是违约赔偿等。人身损害赔偿通常涉及医疗费、误工费等,
李琦律师
李琦律师
5分钟前
遇到车位被占确实很恼火,尤其是小区没有物业的情况下。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分几步来处理:首先,建议您先查看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7分钟前
不想让老公跟前任的孩子落你名下是合理的。首先,落户口需相关手续,若你不同意,可拒绝在落户所需文件上签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2分钟前
账户被冻结可能是多种原因,比如涉及纠纷、异常交易等。先自查近期资金往来,看有无异常。若因误操作或小问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3分钟前
老师收缴学生物品后,一般应在合理时间归还。手环属于同学私有财产,老师无权长期占有。若和家长沟通没效果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3分钟前
职业禁忌证不代表就是职业病。职业禁忌证是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
黄龙泉律师
黄龙泉律师
16分钟前
您好,这种情况我建议你们不要去一起住酒店。
我也要提问
相关文书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