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的中止可以发生在犯罪预备阶段吗?

更新时间:2022-02-22 14:45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在我们的生活生活当中。我们一定要密切关注身边人的心理状态,如果发现了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人,我们应该要及时的给予他们安慰,防止他们做出危害社会危害他人的事情,接下来和找法网小编一起学习一下下面这篇文章。犯罪的中止可以发生在犯罪预备阶段吗?
一、

犯罪的中止可以发生在犯罪预备阶段吗?

  可以,刑法第24条第一款规定犯罪中止的概念是:“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存在两种情况:

  一是在犯罪预备阶段或者在实行行为还没有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放弃犯罪;

  二是在实行行为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

  作为故意犯罪的未完成形态的犯罪中止,是指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而又中止了犯罪的形态。犯罪中止形态与犯罪中止行为本身具有密切关系:没有中止行为就不可能有犯罪中止的形态,中止行为是犯罪中止形态的决定性原因。

  犯罪中止形态与中止行为本身又具有区别:中止行为本身不是犯罪,而是刑法所鼓励的行为;犯罪中止形态则是犯罪的状态,应当负刑事责任。换言之,中止行为之前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是行为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事实根据,中止行为本身属于刑法所鼓励的行为,是应当免除或者减轻处罚的根据。

犯罪中止

二、

犯罪中止必须未造成危害吗

  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

  我国现行刑法第24条第1款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第24条第2款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三、

犯罪中止属于法定从轻情节吗?

  犯罪中止属于法定从轻情节。刑法第24条第一款规定犯罪中止的概念是:“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在犯罪预备阶段或者在实行行为还没有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放弃犯罪;二是在实行行为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作为故意犯罪的未完成形态的犯罪中止,是指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而又中止了犯罪的形态。犯罪中止形态与犯罪中止行为本身具有密切关系:没有中止行为就不可能有犯罪中止的形态,中止行为是犯罪中止形态的决定性原因。犯罪中止形态与中止行为本身又具有区别:中止行为本身不是犯罪,而是刑法所鼓励的行为;犯罪中止形态则是犯罪的状态,应当负刑事责任。

  通过学习了找法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这一篇文章,我们了解清楚了犯罪的中止可以发生在犯罪预备阶段吗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的规定的规定,这主要是要看是否有共犯。如果没有共犯并且没有造成损失,可以成立犯罪中止。感谢您的阅读。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想问一下共同犯罪的犯罪中止和普通犯罪中止有哪些具体区别
共同犯罪不仅要中止自己的行为,还要消除自己行为所造成的影响。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才是犯罪中止。您可致电描述具体案情才能具体分析。
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的区别,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的区别是什么?犯罪中止和未遂要怎么区分开来?
按照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都发生在着手实施犯罪后,其最大的区别在于犯罪分子由于其主观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达到犯罪目的的,是犯罪未遂,出于主观心理放弃犯罪或者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是犯罪中止。在量刑方面,未遂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中止犯应当减轻处罚。
律师解答动态
可聘请有合法资质的私家侦探或律师事务所帮忙查找。
你好,有什么可以为你服务的?
黄国凯律师
黄国凯律师
10分钟前
你好,这个属于自愿赠与的话,那么一般来说是不可撤回的
你好,有什么纠纷吗?有经济纠纷还是涉及刑事案件?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