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有哪几种方法
更新时间:2022-06-13 07:5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我们知道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很多会涉及到税收的问题,而对于一些小微企业而言,特别是个体工商户,其应缴纳税额难以确定,此时就需要由税务机关核定征收。那么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有哪几种方法?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找法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
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有哪几种方法
采用应税所得率方式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应纳所得税额计算公式如下: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应纳税所得额=应税收入额×应税所得率或应纳税所得额=成本(费用)支出额÷(1-应税所得率)×应税所得率。

二、
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
核定征收所得税,主要是根据你的应税收入额或成本(费用)支出额来确定的,从税务实践来看主要是以应税收入额确定。
而应税收入无非是看发票开具金额是多少,或者在账务上做了多少,但一定会与开具发票比对,也许还会与取得的发票、进货单之类的进行比对来确定你的应税收入额。
核定征收所得税的计算公式是:
(1)应纳税所得额=应税收入额×应税所得率或应纳税所得额
=成本(费用)支出额/(1-应税所得率)×应税所得率
(2)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因此,根据主管税务机关核定的所得率(会以“核定所得率通知书”的形式送达公司),计算缴纳所得税。
三、
所得税实行核定征收方式的企业须符合什么条件?
除规定不得实行核定征收外的企业类别外,实行核定征收方式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企业需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可以不设置账簿的;
2.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应当设置但未设置账薄的;
3.擅自销毁账簿或者拒不提供纳税资料的;
4.虽设置账簿,但账目混乱或者成本资料、收入凭证、费用凭证残缺不全,难以查账的;
5.发生纳税义务,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申报,逾期仍不申报的;
6.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有哪几种方法的相关知识,由此可知,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是采用应税所得率方式,具体可以参考上述文章。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对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的计算方法
税务核定征收计算公式: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销售收入*应税所得率*适用税率
一、核定征收方式包括定额征收和核定应纳税所得率征收两种办法:
(1)定额征收:直接核定所得税额;
(2)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按照收入总额或成本费用等项目的实际发生额,按预先核定的应税所得率计算缴纳所得税。
二、法律依据:《税收征管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纳税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其应纳税额:
1.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可以不设置账簿的;
2.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应当设置但未设置账簿的;
3.擅自销毁账簿或者拒不提供纳税资料的;
4.虽设置账簿,但账目混乱或者成本资料、收入凭证、费用凭证残缺不全,难以查账的;
5.发生纳税义务,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申报,逾期仍不申报的;
6.纳税人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
三、《税收征管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对未按照规定办理税务登记的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以及临时从事经营的纳税人,由税务机关核定其应纳税额,责令缴纳。
纳税人有上述情形之一的,税务机关有权采用下列一种或者几种方法核定其应纳税额:
1.参照当地同类行业或者类似行业中经营规模和收入水平相近的纳税人的税负水平核定;
2.按照营业收入或者成本加合理的费用和利润的方法核定;
3.按照耗用的原材料、燃料、动力等推算或者测算核定;
4.按照其他合理方法核定。
税务机关核定征收税款要遵循法定的权限和程序,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例如对个体工商户核定征收税款的,必须遵循法定的程序,即业户自报、典型调查、定额核定、下达定额。
扩展资料
核定征收方式包括定额征收和核定应纳税所得率征收两种办法:
(1)定额征收:直接核定所得税额;
(2)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按照收入总额或成本费用等项目的实际发生额,按预先核定的应税所得率计算缴纳所得税。
一般针对利润比较大的服务行业,还有一些从税务的角度来说是”账目不能准确核算的企业”都是采用核定征收的 核定税率每个行业不尽相同,有8%.10%.12%等等。
用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其中包括销售收入+营业收入+其它收入)*核定税率=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18%.27%.33%等等)=应交所得税 这样算出来的。
按照每月实际收入、成本、费用入账;其次每月底根具当月实际营业收入计提营业税金及附加;最后每月再根据当月实际取得总收入(包括主营、其他业务;开票的、不开票的收入,营业外收入)乘与5%计提所得税,下月初申报。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核定征收
参考资料来源:
国家税务局-《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办法》
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的计算方法
税务核定征收计算公式: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销售收入*应税所得率*适用税率
一、核定征收方式包括定额征收和核定应纳税所得率征收两种办法:
(1)定额征收:直接核定所得税额;
(2)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按照收入总额或成本费用等项目的实际发生额,按预先核定的应税所得率计算缴纳所得税。
二、法律依据:《税收征管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纳税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其应纳税额:
1.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可以不设置账簿的;
2.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应当设置但未设置账簿的;
3.擅自销毁账簿或者拒不提供纳税资料的;
4.虽设置账簿,但账目混乱或者成本资料、收入凭证、费用凭证残缺不全,难以查账的;
5.发生纳税义务,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申报,逾期仍不申报的;
6.纳税人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
三、《税收征管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对未按照规定办理税务登记的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以及临时从事经营的纳税人,由税务机关核定其应纳税额,责令缴纳。
纳税人有上述情形之一的,税务机关有权采用下列一种或者几种方法核定其应纳税额:
1.参照当地同类行业或者类似行业中经营规模和收入水平相近的纳税人的税负水平核定;
2.按照营业收入或者成本加合理的费用和利润的方法核定;
3.按照耗用的原材料、燃料、动力等推算或者测算核定;
4.按照其他合理方法核定。
税务机关核定征收税款要遵循法定的权限和程序,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例如对个体工商户核定征收税款的,必须遵循法定的程序,即业户自报、典型调查、定额核定、下达定额。
扩展资料
核定征收方式包括定额征收和核定应纳税所得率征收两种办法:
(1)定额征收:直接核定所得税额;
(2)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按照收入总额或成本费用等项目的实际发生额,按预先核定的应税所得率计算缴纳所得税。
一般针对利润比较大的服务行业,还有一些从税务的角度来说是”账目不能准确核算的企业”都是采用核定征收的 核定税率每个行业不尽相同,有8%.10%.12%等等。
用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其中包括销售收入+营业收入+其它收入)*核定税率=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18%.27%.33%等等)=应交所得税 这样算出来的。
按照每月实际收入、成本、费用入账;其次每月底根具当月实际营业收入计提营业税金及附加;最后每月再根据当月实际取得总收入(包括主营、其他业务;开票的、不开票的收入,营业外收入)乘与5%计提所得税,下月初申报。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核定征收
参考资料来源:
国家税务局-《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办法》
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计算方法
一般来说,企业所得税目前有两种征收方式:查帐征收和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首先是查帐征收:适用财务会计核算规范的企业,按收入减成本费用后的利润找适用税率,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是对能够正确核算收入而不能正确核算成本费用的企业适用。再就是查帐征收与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关键是看利润率与核定应税所得率谁高,如果是利润率高,实行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就会少缴税,否则就会多缴税。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条 扣缴义务人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履行代扣、代收税款的义务。对法律、行政法规没有规定负有代扣、代收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税务机关不得要求其履行代扣、代收税款义务。
扣缴义务人依法履行代扣、代收税款义务时,纳税人不得拒绝。纳税人拒绝的,扣缴义务人应当及时报告税务机关处理。 税务机关按照规定付给扣缴义务人代扣、代收手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