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止执行的法律规定

更新时间:2022-02-18 14:36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中止执行大家应该都听过,但是对于中止执行应该还是有很多人不太了解的。执行过程中,因为某种特殊情况的发生而使执行程序暂时停止,待这种情况消失后,再行恢复执行程序的,叫执行中止。下面就让找法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中止执行的法律规定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

中止执行的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

  (一)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的;

  (二)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的;

  (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的;

  (四)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五)人民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

  中止的情形消失后,恢复执行。

中止执行

二、

仲裁裁决的中止执行的事由有哪些

  (一)仲裁法的规定。一方当事人申请执行裁决,另一方当事人申请撤销裁决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

  也就是说,在执行裁决过程中,发生了一方申请撤销裁决的特殊情况,人民法院暂时停止执行,最后视裁决是否被撤销,再决定恢复执行还是终结执行。在实践中应当注意,一方申请撤销裁决,是中止执行的法定理由。一旦有一方当事人提出申请撤销裁决,执行法院即应当裁定中止执行,而不是可以裁定中止执行。

  需要注意的是,中止执行的裁定,依法不准上诉,在裁定书送达当事人后立即生效,执行程序暂时停止。

  (二)二、民事诉讼法的规定。除上述中止执行的情况外,《民事诉讼法》第256条关于中止执行的一般规定也适用于仲裁裁决的中止执行。这些情形包括:

  1、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的。申请执行是申请人的权利。在执行过程中,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是申请人对自己权利的处分。如果延期执行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人民法院应当尊重其意见,裁定中止执行。

  2、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异议的。案外人认为人民法院的执行将侵犯其合法权益时,可以提出执行异议。执行人员经审查认为执行异议确有理由的,为避免执行错误,应裁定中止执行。

  3、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承担义务的。等待继承期间,应中止执行。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承担义务后,继续进行执行程序。

  4、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在执行过程中,如果出现作为—方当事人的法人或其他组织终止的情况,应暂时停止执行,等待它的权利义务承受人享受权利或者承担义务。

  5、人民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况。为了适应执行工作的复杂情况,法律作了这项灵活的规定。从司法实践看,人民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几项:(1)人民法院已受理被申请执行人的破产案件的,对债务人财产的民事执行程序必须中止。(2)据以执行的仲裁裁决书事项不明,需要补正的。(3)据以执行的仲裁裁决书与其它正在审理、仲裁或执行的案件有关联,需要保持法律的统一性和稳定性,应中止执行。(4)被申请执行人下落不明已满一年或因违法犯罪被劳动教养且无财产可供执行的。

  如果法院在6个月内不采取强制执行措施:你可以向上一级法院申请提级执行。

三、

中止执行期限是怎么规定的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

  (一)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的;

  (二)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的;

  ( 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的;

  (四)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五)人民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

  中止的情形消失后,恢复执行。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

  第102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一款第五项的规定裁定中止执行:

  (1)人民法院已受理以被执行人为债务人的破产申请的;

  (2)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的;

  (3)执行的标的物是其他法院或仲裁机构正在审理的案件争议标的物,需要等待该案件审理完毕确定权属的;

  (4)一方当事人申请执行仲裁裁决,另一方当事人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

  (5)仲裁裁决的被申请执行人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出不予执行请求,并提供适当担保的。

  第103条: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审或再审的案件,执行机构根据上级法院或本院作出的中止执行裁定书中止执行。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意见》

  第315条: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涉外仲裁机构的仲裁裁决时,如被执行人申辩有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在其提供了财产担保后,可以中止执行。人民法院应当对被执行人的申辩进行审查,并根据审查结果裁定不予执行或驳回申辩。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中止执行的法律规定的相关知识,大家看到这,应该对中止执行有了一定的认识,上文也列出了有关中止执行的法律规定,以及中止执行期限的规定。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合同没有约定的按法律规定,是法律规定吗?
合同约定与法律规定不一致是不合法的,因为合同约定的内容是不能够违反法律强制性的规定的。签订合同的违约条款时一定要有具体的违约金支付方式和数额。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在履行义务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后,对方还有其他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br/>
律师解答动态
你好,具体描述详细我们帮你解决法律问题
你好,你咨询什么问题具体描述案情详谈给你方案,
胥斐律师
胥斐律师
54分钟前
您好该问题需要进一步沟通
黄昆辉律师
黄昆辉律师
59分钟前
离婚后你再婚,前夫原则上无法随意查到你的再婚信息,因为婚姻登记记录属于个人隐私,受《民法典》第103
盗窃1万元主动退还并求得谅解,法律上大概会判多久?
何江律师
何江律师
1小时前
晚上好,你申请的这笔贷款之所以没有下来,大概率就是遇上了一个套路贷平台,因为在你根本没有收到这笔贷款
张凯律师
张凯律师
1小时前
如果是违法辞退,可以要求恢复劳动关系。需要判断男性还是女性呢?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