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权法定许可的情形分别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2-02-12 10:21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著作权法定许可的情形分别有哪些?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找法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以下由找法网小编为大家具体解答该问题,并带您了解“什么是著作权法定许可”和“著作权法定许可的范围”等其他拓展知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一、

著作权法定许可的情形分别有哪些

  (一)为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而编写出版教科书,除作者事先声明不许使用的外,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在教科书中汇编已经发表的作品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乐作品或者单幅的美术作品、摄影作品,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报酬,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著作权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二)作品在报刊刊登后,除著作权人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外,其他报刊可以转载或者作为文摘、资料刊登;

  (三)录音制作者使用他人已经合法录制为录音制品的音乐作品制作录音制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报酬;著作权人声明不许使用的不得使用。

  (四)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他人已发表的作品;

  (五)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已经出版的录音制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当支付报酬。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著作权法定许可

二、

什么是著作权法定许可

  著作权法定许可是是指在一些特定的情形下,对未经他人许可而有偿使用他人享有著作权的作品的行为依法不认定为侵权的这样的法律制度。 著作权的法定许可是对著作权人权利的一种限制措施。与著作权的合理使用一样,著作权的法定许可一般也需要符合以下三个条件。 第一,使用的作品是已经发表的作品。 第二,使用必须符合《著作权法》规定的具体情形。 第三,使用的过程中不得侵犯著作权人的精神权利,不得影响作品的正常使用。

三、

著作权法定许可的范围

  (一)教科书的法定许可

  我国《著作权法》第23条规定:“为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而编写出版教科书,除作者事先声明不许使用的外,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在教科书中汇编已经发表的作品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乐作品或者单幅的美术作品、摄影作品,我国著作权的法定许可包括教科书的法定许可、报刊转载的法定许可、制作录音制品的法定许可、播放已发表作品的法定许可但应按照规定支付报酬,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所享有的其他权利。”

  该项法定许可必须符合以下条件:首先,使用的目的必须是为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或国家规划而编写、出版教科书,不属于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大专院校的教科书就不适用法定许可;其次,使用的内容只能限于已发表的作品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乐作品或者单幅的美术作品、摄影作品。

  (二)报刊转载的法定许可

  我国《著作权法》第33条第2款规定:“作品刊登后,除著作权人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以外,其他报刊可以转载。或者作为文摘、资料刊登,但应当按照规定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

  该项法定许可必须符合以下条件:首先,被转载、摘编的是发表在报刊上的作品;其次,能够转载、摘编的主体同样是报社、期刊社。其他媒体如出版图书的出版社的使用不适用法定许可。值得注意的是,有权发表不得转载、摘编声明的是著作权人,而不是刊登作品的报刊。实践中,许多报刊杂志经常声称“未经本刊同意,不得转载和摘编本刊发表的作品”。此类声明必须经过著作权人的授权才有效。

  (三)制作录音制品的法定许可

  我国《著作权法》第40条第3款规定:“录音制作者使用他人已经合法录制为录音制品的音乐作品制作录音制品,可以不必征得权利人许可,但应当按照规定向其支付报酬;著作权人声明不许使用的不得使用。”

  该项法定许可必须符合以下条件:首先,被使用的是音乐作品,而且是已经被他人合法录制为录音制品的音乐作品。如果先前的录制是非法的,即未经著作权人的许可而录制为录音制品,其音乐作品不能作为法定许可的对象。其次,录音制作者使用他人已经合法录制为录音制品的音乐作品制作录音制品,必须独立录制,其不能翻录他人在先录制的录音制品。

  (四)播放已发表作品的法定许可

  我国《著作权法》第43条第2款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他人已发表的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当支付报酬。”

  我国《著作权法》第44条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已经出版的录音制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当支付报酬。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该项法定许可必须符合以下条件:首先,播放的主体是广播电台、电视台;其次,播放的内容是已经出版的录音制品以及已发表的作品,但是不包括电影作品和录像制品。

  著作权的法定许可适用于对出版者、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权利限制。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著作权法定许可的情形分别有哪些的相关知识,以及“什么是著作权法定许可”和“著作权法定许可的范围”等其他拓展知识,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留置权有哪些法律特征? 留置权在法律是有什么特征么
  留置权的法律特征有哪些   留置权是指债权人合法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对其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予以留置并就其变价优先受偿的权利。   1、具有物权性   留置权发生两次效力,即留置标的物和变价并优先受偿。在中国,尽管民法通则将留置权规定在“债权”一节中,但通说认为留置权具有物权性,是一种担保物权。民法通则第八十九条第四项规定:“按照合同约定一方占有对方的财产,对方不按照合同给付应付款项超过约定期限的,占有人有权留置该财产,依照法律的规定以留置财产折价或者以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得到偿还。”根据这一规定,首先,留置权是一种物权。留置权系以留置物为标的的权利,其效力直接及于留置物。当具备法定条件时,留置权人就可以排他地占有,支配留置物,不仅得对抗债务人的返还请求,且得对抗一般第三人对留置物的权利主张,其次,留置权是一种担保物权。留置权是以担保债权受偿为目的的物权,不同于用益物权,系以取得留置物的交换价值为主要内容的权利。故留置权体;现为一种价值权。当债务人不履行给付义务超过约定期限时,留置权人可以就留置物的交换价值优先受偿。   2、不可分性   即债权得到全部清偿之前,留置权人有权留置全部标的物。不可分性是物权,特别是担保物权的共性。留置权作为一种担保物权,当然具有不可分性。所谓留置权的不可分性,是指留置权的效力就债权的全部及于留置物的全部。它实际上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留置权所担保的是债权的全部,而非可分割的债权的一部分,二是留置权人可以对留置物的全部行使权利,而非可分割的留置物的一部分。所以,债权的分割及部分清偿、留置物的分割等,均不影响留置权的效力。只要债权未受全部清偿,留置权人就可以对留置物的全部行使权利,留置权的不可分性决定于留置权的效用。   3、从属性   留置权实现时,留置权人必须确定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宽限期。留置权为担保债权而设立,故留置权从属于其所担保的债权,它们之间形成主从关系:债权为主权利,留置权为从权利。这种从权利为从物权,而非债权。有人认为留置权为从债权,这是对留置权从属性的误解,无疑否定了留置权物权效力的本质属性。留置权的从属性表现在以下三点:第一,留置权的成立以主债权的成立为前提。这是留置权在成立上的属性。留置权是债权人以占有债务人的财产为其债权的担保。因此,只有主债权成立,留置权才能成立。如主债权不成
刑法第二十一条都有哪些
你好,你可以在百度上自己查询相关的条文
宪法案例有哪些及其分析
1、规范的根本性。2、规范的最高性。3、制定的严格性。4、规范的广泛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宪法规定的内容广泛;二是宪法调整的社会关系的主体广泛。
律师解答动态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分钟前
轿车安装行李架载货,从车顶起高度不得超过0.5米,从地面起高度不得超过4米。若超出这个规定长度就属于
法律问题为您详细解答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3分钟前
这种情况可以和供水方沟通说明水管损坏是因年久失修导致非主观故意,请求减免部分水费。准备好能证明水管损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5分钟前
报了C2未考想改C1是否补费,得看和驾校签的合同咋约定。若合同没提这事儿,一般C1培训成本高,驾校可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9分钟前
盗窃罪判缓刑几率要看具体情况。若盗窃数额不大、情节较轻,有自首、立功、退赃退赔等情节,且可能判三年以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1分钟前
挂名监事不影响领失业保险。只要满足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5分钟前
游戏账号被封能否申请退款,得看封号原因。若因游戏方过错,像误封等,可要求退款;要是玩家违规导致封号,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7分钟前
一般来说,是否赔偿得看掉金子这事谁有过错。要是金店展示有问题,比如盒子放置不稳,那主要责任在金店,不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