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店诈骗怎么办

更新时间:2022-02-07 10:34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消费者在现实生活中很容易发现,手机店是最常进行活动优惠的,但是很多情况下,这是一个圈套,主要是为了欺骗消费者的。当消费者发现手机店的活动是骗人的情况下,应该怎么办呢?以下就是我们都找法网的小编为大家带有关于手机店诈骗怎么办的相关知识。
一、

手机店诈骗怎么办

  1、手机店活动骗人可以到消费者协会进行投诉,向消费者协会投诉都以文字材料为准,要写明投诉人的姓名、地址、邮政编码和被投诉单位的名称、地址,受损害事实,所购汽车的名称、品牌、型号、价格、生产单位,并附发票、保修单等的复印件。此外,你还要将交涉经过及对赔偿损失的详细要求写明确,以便于消费者协会尽快给出调解意见。

  2、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投诉要合理。首先要搞清是否因自己没有遵守规定或按说明书去做,如果是因为自己出错而导致出现问题,就不要投诉。

  (2)要保存损坏的汽车、配件及发票、保修单等单据,这些东西是构成双方消费合同与受到侵害的有效证据,因为没有必要的凭证,消费纠纷便难以解决。

  (3)以诚为本。在遇到消费纠纷时,既不能一忍了之,也不能操之过急。应该相信多数生产经营企业对自己生产、经销的产品是负责任的,消费者协会及各有关行政管理机构会积极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

  (4)以积极的态度配合有关部门处理纠纷。

 手机店诈骗怎么办 

二、

对消费者进行欺诈行为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一)发布虚假广告的法律责任

  针对一些商业促销广告中严重存在的对产品(服务)质量的虚假宣传,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的现象,《产品质量法》第五十九条规定,在广告中对产品质量作出虚假宣传的,依照广告法追究法律责任。从产品质量法角度对广告法的相应规定作出呼应,为打击以虚假广告宣传欺骗消费者的行为提供了更有力的法律武器。

  《广告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发布虚假广告,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使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由广告主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明知或者应知广告虚假仍设计、制作、发布的,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责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不能提供广告主的真实名称、地址的,应当承担全部民事责任。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在虚假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商品或者服务,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责任。

  同时,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制定的《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第三条(见本书附录),消费者还可依照《消法》第四十九条,向发布虚假广告的广告主索取加倍赔偿。

  (二)经营者要为欺诈行为付出加倍赔偿

  《消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费用的一倍。

  这是《消法》对欺诈性损害行为规定的惩罚性赔偿金制度。惩罚性赔偿金是指由侵害人向受害人支付超过其实际损失的赔偿费。这对受害人来说具有充分弥补其损失的作用,对于侵害人来说具有惩戒功能。在我国《民法典》(2021.1.1生效)等有关的民事法律规范中实行的是实际赔偿制度,没有关于惩罚 性赔偿的规定。《消法)所确立的惩罚性赔偿制度,是对我国民事法律制度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三)《消法》规定的加倍索赔的适用范围

  根据《消法》的规定,加倍赔偿适用于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时有欺 诈行为的场合,也就是说,凡是经营者以欺诈行为损害消费者的利益,都要承担加倍赔偿的责任。那么欺作行为如何认定呢?

  欺诈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可以构成刑法上的诈骗罪。这里所指的欺诈行为,属于民事法律范畴内的欺诈行为,是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 或者服务中,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行为。

三、

诈骗的立案标准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关于手机店诈骗怎么办的相关知识,消费者发现手机店的活动是骗人的,可以到有关消费者协会进行投诉的,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如果大家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的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律师解答动态
如果是诈骗,可以报警,如果是民事欺诈,可以起诉。
意愿要终止学习,机构不愿退费,那终止学习,他课上了多少钱?他是一分钱不愿意退,还是你希望他。
月不交保险,不签合同,可以。这肯定不能领。你是你都重新就业,怎怎么领什么。
您好,请您尽可能详细地描述一下具体情况
给扣了也没办法,要回来借,逾期这个没办法帮你逾期,本来他扣你工资没问题的,其实逾期的话人家。
郭海峰律师
郭海峰律师
10分钟前
好的好的,这种情况很麻烦的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