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的量刑情节包括哪些

更新时间:2022-02-04 14:29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只要是大家在犯罪的情况下的话总是会有一天需要经历审判的,因为一旦是涉及到刑事案件的话基本都是要法院判决之后才能将当事人转到监狱,所以刑法的一些立案标准都是国家制定的。那么,刑法的量刑情节包括哪些?下面就跟着找法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

刑法的量刑情节包括哪些

  量刑情节一般分为法定量刑情节和酌定量刑情节。法定量刑情节是刑法明文规定在量刑时应当予以考虑的情节。法定量刑情节有以下几种:

  (一)应当免除处罚的情节:没有造成损害的中止犯(第24条第2段前段)。

  (二)可以免除处罚的情节:

  (1)犯罪较轻且自首的(第67条第1段后段);

  (2)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在收获前自动铲除的(第351条第3款)。

  (三)应当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的情节:

  (1)防卫过当(第20条第2款);

  (2)避险过当(第21条第2款);

  (3)胁从犯(第28条);

  (4)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第68条第2款)。

  (四)应当减轻处罚的情节:造成损害的中止犯(第24条第2款后段)。

  (五)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的情节:在国外犯罪,已在外国受过刑罚处罚的(第10条)。

  (六)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情节:

  (1)有重大立功表现的(第68条第1款后段);

  (2)在被追诉前主动交代向公司、企业工作人员行贿行为的(第164条第3款);

  (3)个人贪污数额在5000元以上不满1万元,犯罪后有悔改表现、积极退赃的(第383条第1款第3项);

  (4)在被追诉前主动交代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行为的(第390条第2款);

  (5)在被追诉前主动交代介绍贿赂行为的(第392条第2款)。

  (七)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情节:从犯(第27条第2款)。

  (八)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情节:

  (1)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第19条);

  (2)预备犯(第22条第2款)。

  (九)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节: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犯罪(第17条第3款)。

  (十)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节:

  (1)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第18条第3款);

  (2)未遂犯(第23条第2款);

  (3)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时的教唆犯(第29条第2款);

  (4)自首的(第67条中段);

  (5)有立功表现的(第68条第1款前段)。

  (十一)应当从重处罚的情节:

  (1)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第29条第1款);

  (2)累犯(第65条第1款);

  (3)刑法分则部分从重情节参见《刑法》分则。

  《刑法》第六十一条 【量刑的一般原则】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

  第六十二条 【从重处罚与从轻处罚】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从重处罚、从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判处刑罚。

  第六十三条 【减轻处罚】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本法规定有数个量刑幅度的,应当在法定量刑幅度的下一个量刑幅度内判处刑罚。

  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第六十四条 【犯罪物品的处理】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

 刑法的量刑情节包括哪些 

二、

酌定量刑情节有哪些?

  酌定量刑情节是刑法未明文规定,根据立法精神与刑事政策,由人民法院从审判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在量刑时酌情考虑的情节。

  (一)犯罪的手段。

  (二)犯罪的时空及环境条件。

  (三)犯罪的侵害对象。

  (四)犯罪造成的危害结果。

  (五)犯罪的动机。

  (六)犯罪后的态度。

  (七)犯罪人的一贯表现。

  (八)前科。

三、

从轻情节和从重情节

  从轻情节:是指依据刑法分则的规定可以在规定的处刑幅度内从轻处刑的各种情形。如: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过失人又主动投案自首、积极抢救被害人并赔偿其损失等,判处三年有期徒刑。其过失人在造成过失后的作为,即是减轻情节,主动中止犯罪,也具有减轻情节。

  从重情节:是指依据刑法分则的规定,在处刑的幅度内从重处罚的各种情形,如过失致人死亡,本应主动投案自首,采取积极抢救措施,但过失人却逃离,致伤者死亡,依刑法规定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过失人逃离,不抢救伤者的情节,就是从重情节。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关于刑法的量刑情节包括哪些的相关内容,综上所述小编提醒您,所以刑法里面的量刑也是有一定的标准的,不管是对于从轻处罚还是从重处罚都是有一定的标准的,大家也是可以好好的去了解一下这些标准。若您还有什么法律疑问,建议咨询找法网专业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我想了解一下,盗窃罪的酌定量刑情节有哪些
构成盗窃罪从轻量刑的情节有: 1. 对于未遂犯,综合考虑犯罪行为的实行程度、造成损害的大小、犯罪未得逞的原因等情况,可以比照既遂犯减少基准刑的50%以下; 2. 对于从犯,应当综合考虑其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是否实施犯罪实行行为等情况,予以从宽处罚; 3. 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可以予以从宽处罚。
请问刑法中量刑情节有哪些规定
刑法中量刑情节分法定情节和酌定情节,是审判量刑时决定刑罚轻重或者免除处罚的根据。一般包括从重处罚、从轻、减轻处罚、免除处罚。 酌定情节中,如犯罪动机、犯罪手段、犯罪后的态度等,都是法官量刑时可参考的因素。 法定情节包括中止犯、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未遂犯、从犯、自首等。 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时,应依据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法律进行判处。 若犯罪分子具有法律上规定的从重或从轻处罚情节,应在法定刑的限度内判处刑罚。若具有减轻处罚情节,则应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即使不具有减轻处罚情节,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酌定量刑情节有哪些,法律上该如何规定
量刑酌定情节通常从审判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常见的酌定情节包括犯罪动机、犯罪手段、犯罪的场合以及与被害人的关系等。在决定对犯罪分子判处刑罚时,应综合考虑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并依照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判处。对于具有从重处罚或从轻处罚情节的犯罪分子,应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判处刑罚。而具有减轻处罚情节的犯罪分子,则应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且当法律设定多个量刑幅度时,应在法定量刑幅度的下一个量刑幅度内判处刑罚。对于没有减轻处罚情节但案件情况特殊的犯罪分子,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律师解答动态
酒驾无事故想要快速拿回驾驶证,若为饮酒驾驶,需在15日内到交管部门参加7日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律等知识学
刘江律师
刘江律师
1分钟前
成年孤儿无房申请地皮,若是农村户口,属于本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可向所在村的村民小组提出书面申请,经村
刘江律师
刘江律师
8分钟前
网赌银行卡被公安冻结却未收到通知,可能是因公安机关调查紧张、通知流程未完成、存在通讯阻碍,或因案件保
收到一个什么样的法院传票?可以说一下吗?
左杰律师
左杰律师
15分钟前
您好,因为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分析,这边需进一步与您沟通。
刘江律师
刘江律师
17分钟前
若能证明亲戚给您钱是为让您照顾他,且您履行了照顾义务,其儿子一般无权要回;但若存在您严重侵害亲戚或其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