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处罚起诉的法定期限

更新时间:2022-03-24 08:57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行政处罚是对于行政相对人权利的减损,因此行政相对人是具有救济的途径的。比如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那么行政处罚起诉的法定期限?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找法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

行政处罚起诉的法定期限

  六个月。对行政处罚不服的,要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处罚之日起六个月内向法院起诉。超过六个月的,法院将不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行政处罚起诉

二、

行政处罚种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八条的规定,行政处罚有以下7种:

  (一)警告。 是国家对行政违法行为人的谴责和告诫,是国家对行为人违法行为所作的正式否定评价。从国家方面说,警告是国家行政机关的正式意思表示,会对相对一方产生不利影响,应当纳入法律约束的范围;对被处罚人来说,警告的制裁作用,主要是对当事人形成心理压力、不利的社会舆论环境。适用警告处罚的重要目的,是使被处罚人认识其行为的违法性和对社会的危害,纠正违法行为并不再继续违法。

  (二)罚款。是行政机关对行政违法行为人强制收取一定数量金钱,剥夺一定财产权利的制裁方法。适用于对多种行政违法行为的制裁。

  (三)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没收违法所得,是行政机关将行政违法行为人占有的,通过违法途径和方法取得的财产收归国有的制裁方法;没收非法财物,是行政机关将行政违法行为人非法占有的财产和物品收归国有的制裁方法。

三、

劳动行政处罚的种类

  根据现行劳动法律、法规及国家劳动政策的规定,劳动行政处罚可以划分如下种类:

  第一,警告、通报批评。警告、通报批评,是国家劳动行政监察机关对违反劳动法律、法规及国家劳动政策,不履行法定义务的劳动关系主体作出谴责和警诫的一种劳动行政处罚。通过对违法情节轻微并尚未造成危害后果的劳动关系主体进行谴责和警诫,纠正其违法行为。

  第二,罚款。罚款,是劳动行政监察机关对违反劳动法律、法规及国家劳动政策,不履行法定劳动义务的劳动关系主体,予以剥夺一定金钱的经济制裁的一种劳动行政处罚。通过对那些严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及国家劳动政策,并给国家、集体或者他人物质上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劳动关系主体,强迫其缴纳一定数额的货币,纠正其违法行为。

  综上所述,行政处罚起诉的法定期限为六个月。超过六个月的,法院将不再受理。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行政处罚起诉的法定期限的相关知识,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行政处罚撤销环保局对企业的行政处罚,要行政诉讼
您好,根据具体情况 建议完整具体问题 方便律师了解详情后处理。
行政处罚申请复议多长时间有效期
申请行政复议的时间规定:在一般情况下,从你知道行政机关对你不公正的行为那天起,60天之内你都可以申请。如遇特殊情况(不可抗力等)还可延长。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法定申请行政复议期限内向信访、原行政机关等部门申诉的,信访、原行政机关等部门应当及时告知申诉人向有管辖权的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未及时告知而耽误申诉人的法定复议申请期限的,视为因正当理由耽误法定申请期限,申请复议期限自障碍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
相关知识推荐
问题没解决?立即咨询律师
平台保障
优选律师
快速响应
#3分钟内获得解答
去咨询
律师解答动态
你好,被骗建议及时报警,流程如下:1.尽可能地保存好所有与诈骗分子进行联系的单据,如电子邮件、银行汇
不计入家庭收入的情形‌优待抚恤金‌:如优抚对象定期补助金、退役士兵一次性补助金等;‌奖励性补助‌:如
会见在押人员?可以的,没有问题
刘威龙律师
刘威龙律师
14分钟前
你好,很高兴为你提供法律服务。如果涉嫌诈骗,你可以选择报警。
你好,有产品瑕疵可以起诉承担违约责任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