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制期间再犯罪的怎么处理

更新时间:2022-01-16 16:34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被判管制的犯罪分子一般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可以不用被关押,但是也是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人身自由的。此时犯罪分子还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规定,并且不得再次犯罪。管制期满,执行机关即应向本人和其所在单位或居住地的群众宣布解除管制,并且发给本人解除通知书。那么管制期间再犯罪的怎么处理?以下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一一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管制期间再犯罪的怎么处理

  对被判处管制的罪犯在管制执行期间实施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尚未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予以治安管理处罚,其中,依法予以治安拘留的,应当在治安拘留执行期满后继续执行管制,治安拘留时间不计入管制期限;符合劳动教养条件的,可以依法决定劳动教养,劳动教养执行期满后继续执行管制。对于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要是犯罪分子再犯罪被判处拘役或有期徒刑的,由于管制和拘役、有期徒刑不属于同一刑种,执行的方法也不同,如何按照数罪并罚的原则决定执行的刑罚,在刑法中尚无具体规定,因此,“对新罪所判处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执行完毕后,再执行前罪所没有执行完的管制。”

管制期间再犯罪的怎么处理

  二、被管制犯罪的义务与权利

  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按照执行机关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遵守执行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执行机关批准;

  对于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劳动中应当同工同酬。

三、

管制的期限

  管制的期限主要有以下的规定:

  管制作为一种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罚,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能超过3年。这一期限既反映了管制作为轻刑的特点,又不失作为刑罚的必要惩罚作用。管制刑期的上限虽然比拘役长,但由于管制只是限制人身自由,而拘役是剥夺人身自由。从性质上讲,管制仍轻于拘役。

  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刑期2日,之所以规定羁押1日折抵刑期2日,是因为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属于剥夺自由,而管制只是限制自由。另外,对于经过批准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外出的罪犯,被许可外出的期间,应计入执行期,但超过许可的时间不计入执行期;对于未被批准而擅自离开所在地域的罪犯,其外出期间,不得计入执行期。扣除的执行期,由县级公安机关在其法律文书上注明,并加盖公章,通知本人,同时书面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原审判或批准机关。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管制期间再犯罪的怎么处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建议咨询专业的意见,询问找法网的专业律师来处理,以最大限度的维护自身的和合法权益,保护你的利益不受伤害。大家如果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上找法网咨询平台,在线律师会为大家进行专业的解答。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12岁犯罪怎么处理犯罪对象
12岁是未成年人,犯罪一般不处理。
犯罪吗,怎样量刑的
建议你请律师代理案件,提供法律帮助。
如果缓行期间犯罪偷盗黑松怎么处罚
缓刑考验期内再次犯罪,应撤销缓刑,数罪并罚。根据法律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