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居民养老金计算方法
更新时间:2022-02-22 08:34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城镇居民养老金计算方法是什么?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找法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以下由找法网小编为大家具体解答该问题,并带您了解“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怎么交”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怎么交”等相关拓展知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一、
城镇居民养老金计算方法
月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总额÷139。
基础养老金=标准为55元(以后的随国家政策调整)+交费年限满15年后每多缴1年基础养老金增加1元。
个人账户总额=个人缴费+政府补贴+集体补助+社会和个人资助+上述金额产生的利息。
计算系数=139(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系数相同)。

二、
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怎么交
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缴纳方式:
(一)每月1-20日申请人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社保所提出申请;
(二)社保所在收到申请材料后,当场予以审核。对符合条件的进行参保登记。不符合条件的,退还资料给申请人并说明原因;
(三)参保人员达到退休年龄的当月,并足额缴纳养老保险费后,1-20日到申报地社保所进行养老保险待遇资格初审;
(四)乡镇社保所对养老待遇资格初审合格人员的相关材料报县社保局居民养老科,居民养老科1-24日进行资格复审;
(五)县社保局按月支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
三、
养老交够15年能领多少
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视缴费基数而定。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的。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a+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1%。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以上两项之和为每月领取额。注意:基本养老金每年7月根据全省统一公布的方案实施年度调整。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城镇居民养老金计算方法的相关知识,以及“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怎么交”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怎么交”等相关拓展知识,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城镇居民多大岁数拿养老金
法律分析: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城镇居民,年满60周岁,可按月领取养老金。
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支付终身。
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55元。
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对于长期缴费的城镇居民,可适当加发基础养老金,提高和加发部分的资金由地方人民政府支出(所以各地领取标准也不一样)。
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月计发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139(与现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计发系数相同)。参保人员死亡,个人账户中的资金余额,除政府补贴外,可以依法继承;政府补贴余额用于继续支付其他参保人的养老金。
城镇居民基础养老金现在每月多少钱
养老金也称退休金、退休费,是一种最主要的养老保险待遇。即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在劳动者年老或丧失劳动能力后,根据他们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和所具备的享受养老保险资格或退休条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保险待遇,主要用于保障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养老金缴满15年能领多少钱?怎么计算? 养老金计算公式可以简化为: 月基本养老金=月基础养老金+月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低限为60%,高限为300%。因此在养老金的两项计算中,无论何种情况,缴费基数越高,缴费的年限越长,养老金就会越高。 养老金的领取是无限期规定的,只要领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待遇,即使个人账户养老金已经用完,仍然会继续按照原标准计发,况且,个人养老金还要逐年根据社会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的增加而增长。因此,活得越久,就可以领取得越多,相对于缴费来说,肯定也更加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