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高利贷年利率不超过多少

更新时间:2022-05-23 11:41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年利率如果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四倍,算高利贷。对于超过部分的利息,法律不予保护;而对于合法范围内的利息和本金,受法律保护,欠款人仍然需要还。因此接下来由找法网小编将带来关于法律高利贷年利率不超过多少的知识,请大家阅读并了解找法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文章。
一、

法律高利贷年利率不超过多少

  最新发布的LPR的4倍受法律保护,超过的不再受法律保护,而且现在已经不存在高利贷的说法;

  最高法明确表示:民间借贷利率要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每月20日发布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4倍为上限标准,参考目前的LPR定价,民间借贷利率司法保护上限便是15.4%。

  《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法律高利贷

二、

我国法律保护高利贷么

  高利贷超出法律规定的利率部分不受保护,在法律规定的限度内是可以通过诉讼要求偿还的。

  高利贷是指索取特别高额利息的贷款。或叫大耳窿、地下钱庄,这些现今称为“放数”的放债人,向“高利贷”借钱,一般毋须抵押,甚至毋须立下字据。它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它是信用的基本形式。也就是说,在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之前,在现代银行制度建立之前,民间房贷都是利息很高的。

  《民法典》规定,利息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利息4倍就属于高利贷。假设银行个人贷款利率是6个月至一年期为6.12%,1-3年期年利率为6.30%。即:凡月利率高于1.5%的均界定为高利贷。

  凡月利率高于1.5%的均界定为高利贷。高利贷作为一种残酷剥夺借贷者私人财产的手段,在中国的旧社会尤为盛行,最为常见的是所谓"驴打滚"利滚利,即以一月为限过期不还者,利转为本,本利翻转,越滚越大,这是最厉害的复利计算形式。

三、

高利贷相关的法律规定

  《民法典》

  第六百八十条 【禁止高利放贷以及对借款利息的确定】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二十六条 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除外。

  前款所称“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是指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自2019年8月20日起每月发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的关于法律高利贷年利率不超过多少的相关内容,综上所述,高利贷利率超过贷款市场报价4的部分不受法律保护。如果你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请及时咨询律师处理,找法网提供专业律师,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超出银行利率多少算高利贷
高利贷的界定标准为超过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利息。面对高利贷问题,可以采取协商降息和修改合同的方式解决。如协商无果,可寻求法律途径,向法院起诉并要求确认超出部分无效。在处理过程中,务必注意证据的收集与保留。
高利贷一万一年多少钱
高利贷金额视利率而定。处理方式包括:1.重新协商合理利率;2.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如起诉或仲裁;3.向金融监管机构或警方举报高利贷行为。选择哪种方式需根据合同内容、双方协商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
借钱利息超过多少算高利贷
高利贷的界定标准为超过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四倍。应对高利贷,可以与借款人协商降息并修改合同;若协商无果,可寻求法律途径,向法院起诉并要求确认超出部分无效。在此过程中,注意收集相关证据,确保自身诉求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律师解答动态
在医院造成骨折,得先明确责任方。要是医院存在过错,像地面湿滑没警示等,可要求赔偿。先和医院协商赔偿事
李琦律师
李琦律师
6分钟前
从您描述的情况来看,这属于典型的未成年人侵权纠纷,责任划分需要结合具体情况来分析:首先,对方小朋友的
你好,请问对方年龄多少呢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0分钟前
听力二级残疾人想确定有无劳动能力,可找专门机构做鉴定。没厂招听障残疾人做事,可通过网络平台找适合岗位
李琦律师
李琦律师
25分钟前
您好,这种情况需要具体分析。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如果对方发布的内容存在以下情形,就可能构成违法:1.内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5分钟前
在朋友圈骂人可能犯法。如果骂人的内容涉及侮辱、诽谤,损害他人名誉,被骂者有权追究骂人者的民事责任,要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