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损害赔偿依据什么

更新时间:2022-05-05 17:24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精神损害赔偿的依据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当公民的精神健康受到侵权行为的损害时,可以要求侵权行为人就造成的损失向受害人支付精神损失费,按照人民法院规定的赔偿标准计算金额。

精神损害赔偿依据什么

一、

精神损害赔偿依据什么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 在下列几种情况下可以请求赔偿精神损害:

  (一)公民的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受到侵害时,可以依法请求赔偿精神损害。

  (二)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其他人格权利的,受害人有权依法请求赔偿精神损害。如宣扬别人婚恋生活,在新婚夫妻房间安装监视设备,私自拆开他人信件了解他人的秘密等都属于违反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受害人可以要求侵权人赔偿精神损害。

  (三)公民去世后,其姓名、肖像、名誉、荣誉、隐私、遗体等人格权利受到非法侵害,使死者近亲属遭受精神痛苦的,死者的近亲属也可以依法请求赔偿精神损害。

  (四)监护权受到侵害引起精神损害,受害人可以依法要求赔偿精神损害。

  (五)特定纪念物品遭受灭失或毁损引起精神损害的,受害人可以请求赔偿精神损害。

精神损害赔偿依据

二、

精神损害赔偿计算标准

  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

  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赔偿义务人也应当予以赔偿。受害人死亡的,赔偿义务人除应当根据抢救治疗情况赔偿本条第一款规定的相关费用外,还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

三、

精神损害赔偿司法解释是怎样的

  损害赔偿中的精神损害赔偿一直是比较难以确定的,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项目、数额以及赔偿方式等都是比较难以明确化的。这一点不想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害赔偿,都有具体的项目、范围是可以进行量化处理的。但是精神损害的事实是存在的,精神损害需要赔偿的法律需求也是合理的,为了解决精神损害赔偿的相关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本文就为您提供了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全文供您阅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1年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61次会议通过 法释〔2001〕7号)

  为在审理民事侵权案件中正确确定精神损害赔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等有关法律规定,结合审判实践经验,对有关问题作如下解释:

  第一条 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权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一)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

  (二)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

  (三)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

  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第二条 非法使被监护人脱离监护,导致亲子关系或者近亲属间的亲属关系遭受严重损害,监护人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第三条 自然人死亡后,其近亲属因下列侵权行为遭受精神痛苦,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一)以侮辱、诽谤、贬损、丑化或者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姓名、肖像、名誉、荣誉;

  (二)非法披露、利用死者隐私,或者以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隐私;

  (三)非法利用、损害遗体、遗骨,或者以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遗体、遗骨。

  第四条 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特定纪念物品,因侵权行为而永久性灭失或者毁损,物品所有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第五条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人格权利遭受侵害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六条 当事人在侵权诉讼中没有提出赔偿精神损害的诉讼请求,诉讼终结后又基于同一侵权事实另行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七条 自然人因侵权行为致死,或者自然人死亡后其人格或者遗体遭受侵害,死者的配偶、父母和子女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列其配偶、父母和子女为原告;没有配偶、父母和子女的,可以由其他近亲属提起诉讼,列其他近亲属为原告。

  第八条 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但未造成严重后果,受害人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一般不予支持,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形判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

  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造成严重后果的,人民法院除判令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外,可以根据受害人一方的请求判令其赔偿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第九条 精神损害抚慰金包括以下方式:

  (一)致人残疾的,为残疾赔偿金;

  (二)致人死亡的,为死亡赔偿金;

  (三)其他损害情形的精神抚慰金。

  第十条 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

  (一)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

  (三)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四)侵权人的获利情况;

  (五)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六)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法律、行政法规对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等有明确规定的,适用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第十一条 受害人对损害事实和损害后果的发生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其过错程度减轻或者免除侵权人的精神损害赔偿责任。

  第十二条 在本解释公布施行之前已经生效施行的司法解释,其内容有与本解释不一致的,以本解释为准。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精神损害赔偿依据什么的相关知识,由此可知,精神损害赔偿是有法可依的,一旦发生侵权行为,受害人可以依法要求赔偿精神损害。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主张精神损害赔偿的情形应是什么.
精神损害赔偿的情形包括多种情况,针对这些情形,可以通过协商、调解和诉讼等方式进行处理。在选择处理方式时,需要综合考虑案情以及效率等因素。协商可以快速解决双方纠纷,调解可以由第三方协助达成协议,而诉讼则是通过法律程序来判断赔偿的问题。
交通事故什么情况下才有精神损害赔偿
交通事故精神损害赔偿需根据情况判断。若事故导致人身伤害,可依法要求赔偿。具体操作包括:1.收集证据,如医疗记录等;2.协商或调解,尝试达成赔偿协议;3.若协商无果,可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判决赔偿。
精神损害赔偿适用原则是什么交通事故精神损害赔偿
精神损害赔偿适用多原则。补充适用指赔偿以其他责任为基础;公平适用指双方无过错时依实际情况判定;适当限制指赔偿数额应合理;过失相抵指受害人有过错可减轻赔偿;法官自由裁量指法官根据案情裁定。
律师解答动态
医疗问题一定要起诉处理,这样才是最有用的沟通案情需要时间,你现在有空吗?
即便小时候被性侵没证据,也别放弃维权。可先尝试回忆细节,如时间、地点、场景等。还能找可能的证人,像当
您好,很高兴为您提供法律服务
威法律师
威法律师
2分钟前
你好,这边是有何诉求的啊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