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多长时间

更新时间:2021-12-31 17:37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诉讼时效和申请强制执行时间不一样。申请强制执行期限,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限的最后一日起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算。那么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多长时间?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找法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

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多长时间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五十五条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物质损失”的范围进行了界定,即:

  “犯罪行为造成被害人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付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被害人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等费用;造成被害人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等费用。”

  1、不包括精神损失。

  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三十八条第二款规定:“因受到犯罪侵犯,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或者单独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精神损失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2、不包括死亡赔偿金和残疾赔偿金。

  死亡赔偿金和残疾赔偿金不包含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五十五条规定的“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的物质损失”赔偿范围内。因此,无法通过附带民事诉讼直接获得赔偿,而是需要另行单独提起民事诉讼。

  3、不包括犯罪分子非法占有、处置被害人财产而使其遭受的物质损失。

  在盗窃、诈骗等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侵犯财产型犯罪中,被害人因犯罪分子非法占有、处置被害人财产而遭受的物质损失只能依照刑法第六十四条的规定予以追缴或责令退赔,而不能通过附带民事诉讼直接获得赔偿。

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申请

二、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项目的范围

  关于附带民事诉讼的请求范围,从刑法、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来看,均限定为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物质方面的损失,具体而言法律又有不同的表述。我国《刑事诉讼法》第77条第1款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用的是物质损失;同条第2款规定?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用的是?财产损失;我国《刑法》第36条规定: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用的是经济损失。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可以理解为附带民事诉讼请求范围问题上,物质损失、财产损失、经济损失,三词同义,逻辑上属于同一概念。尽管在其他场合,三者的内涵并非完全相同。

三、

刑事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在刑事案件立案以后第一审判决宣告以前提起。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在第一审判决宣告以前没有提起的,不得再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但可以在刑事判决生效后另行提起民事诉讼。

  在侦查、预审、审查起诉阶段,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提出赔偿要求,已经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记录在案的,刑事案件起诉后,人民法院应当按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受理;经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调解,当事人双方达成协议并已给付,被害人又坚持向法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也可以受理。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多长时间的相关知识,相信通过以上介绍对跟刑事附带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多长时间的有关知识有了更多了解。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刑事附带民事原告可以在多长时间内可以嗯让法院强制执行
看一下判决对方何时收到,过了上诉期对方没上诉,你就可以申请
刑事附带民事案件多久能结案
你好,目前刑事案件进展到哪个阶段了? 详询致电。
律师解答动态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分钟前
中介说实习三天没工时不合理。你先和中介好好沟通,明确这三天你确实正常实习工作了,要求他们核算工时。要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分钟前
这种情况虽当时不知情走了,但仍可能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建议先回忆事发地点有无监控,可自行去查看是否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4分钟前
这种情况,乙方应积极收集给甲方干活的证据,像工作记录、证人证言等,证明转账是干活款而非借款。然后向法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5分钟前
通讯设备箱破损且未关锁维护多年,这存在安全隐患。可先找设备箱所属单位反映情况,要求其及时维修并做好日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3分钟前
限制高消费一般是能买演唱会门票的。限制高消费主要针对乘坐交通工具时选高档舱位、在星级以上宾馆等场所高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8分钟前
17岁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离家出走虽有联系但仍有一定风险,报警是有用的。父母可将孩子的情况及联系
马大维律师
马大维律师
19分钟前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