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试用期期间考核不通过被辞退合法吗

更新时间:2021-12-24 15:43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在我们国家,我们事情上会面临着需要进行试工的情况,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时候能取,要到公司来,就能够成为正式员工们,也是要进行试用期的,但是很多时候试用期,我们要通过考核才能成为正式员工,那员工试用期期间考核不通过被辞退合法吗?以下由找法网编辑为您介绍内容。
一、

员工试用期期间考核不通过被辞退合法吗

  试用期考核不合格,属于不符合录用条件,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结清工资即可,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用人单位辞退试用期员工,也要符合《劳动合同法》的规定,需提前三天通知员工。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员工试用期期间考核不通过被辞退合法吗 

二、

单位辞退试用期员工怎么办?

  企业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只要员工在试用期内考核不合格就可以随时辞退。而实际上,如果录用条件中没有包括考核合格这一项,用人单位是无法仅仅依据考核不合格在试用期辞退劳动者的。

  如果您想在试用期内以考核结果决定是否进一步保留,一定要把考核合格作为录用条件写入合同当中去,否则单位就可能承担败诉的风险。如果单位没有把试用期内考核合格作为录用条件并告知劳动者,后以试用期考核不合格而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是违法的,劳动者可以提出异议。

  1、根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发现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可以辞退劳动者。同时因为劳动者的过错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也是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的。

  2、如果劳动者在试用期没有过错,用人单位也不是以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解除劳动合同,而是主张试用期可以任意解除劳动合同的,那么解除劳动合同是违法的,要承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责任。

  三、试用期以不符合录用条件辞退员工的法律流程是什么

  试用期以不符合录用条件辞退员工的法律流程

  试用期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流程:

  企业与员工就解除劳动合同达成一致意见---->双方签署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双方劳动关系解除---->员工办理交接手续。

  试用期以不符合录用条件辞退员工的法律流程:

  入职时员工签订了岗位职责说明书、录用条件说明以及考核制度---->试用期内对员工进行了考核,并留有员工确认的考核结果---->若无法协商一致,直接向员工送达不符合录用条件的通知---->单方面解除双方的劳动合同---->员工办理交接手续。

  试用期无故辞退,申请仲裁时需要提交仲裁申请书以及能够支持您请求的证据材料,试用期考核不合格,属于不符合录用条件,以上便是找法网编辑为您整理的员工试用期期间考核不通过被辞退合法吗相关内容,如果有其他的疑问,欢迎咨询找法网的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试用期辞退合法吗
试用期解雇员工需要谨慎操作。只有在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或其他法定情形下,才可以合法解雇。对于无过错的员工,雇主需提前书面通知或支付补偿。为确保合法合规,雇主在操作时应当严格遵守法定程序,避免涉及违法解雇的风险。
试用期拖欠工资辞退合法吗
若在试用期辞职时遇到工资拖欠问题,您应该依法维权。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首先,您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要求支付应得的工资以及可能的补偿金;其次,如果必要,您可以向法院申请支付令,确保您的工资得到支付;最后,如果问题无法通过协商解决,您可以申请劳动仲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争议。选择合适的方式,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律师解答动态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51分钟前
在责任对半的情况下,车架残值归属可先由双方协商确定。若协商不成,一般按照公平原则,可将残值进行评估作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52分钟前
支付被永久封禁先别急。可收集自己正常使用支付的证据,比如交易记录等,证明无违规操作。接着联系支付平台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53分钟前
要是发现被骗,先收集好聊天记录、转账记录等能证明被骗的证据。之后可尝试联系对方,看能否协商让其归还钱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54分钟前
一般来说,卖房一方有责任告知购买人限价商品房的相关情况。卖房方应主动把限价商品房的限制条件、产权性质
你好,你想问的法律问题,我们能帮你解决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59分钟前
这很可能是诈骗话术,没所谓的“流量不足”说法。别轻信对方,谨慎对待涉及资金的信息。要是对方让你操作,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小时前
用实名信息帮朋友售号,他找回,你可能要担责。账号交易本身可能违反平台规定,若涉及欺诈等,你作为实名提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小时前
不太明确你说“刚刚有一个吃烧烤顾客”具体遇到啥法律问题啦。你得详细说说,比如顾客和烧烤店是有消费纠纷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