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协商协议书 有金额限制吗

更新时间:2022-01-05 08:33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一起交通事故的人员伤亡都是较严重的,对于没有人员伤亡且损害较小的交通事故,一般交警就会组织双方进行调解从而解决相关的问题,那么交通事故协商协议书有金额限制吗?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找法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

交通事故协商协议书 有金额限制吗

  在交通事故发生以后,如果双方可以就这一事故发生的有关情况以及有关的损伤可以进行协商的话,这样是可以将问题进行很快地解决的,里面如果涉及到赔偿的问题,那么在调解协议当中,最好还是写明金额,这样可以避免之后的一些纠纷。

  交通事故协议书内没有金额的限制,由双方协商决定,如果赔偿方发现赔偿金额多于实际开销,赔偿方可以向法院起诉,向法院主张不按协议金额赔偿,按照实际开销金额赔偿

交通事故协商协议书

二、

交通事故自行处理协议书怎么写?

  (一)填写《协议书》,要字迹工整、项目齐全,各执一份。

  (二)事故时间一栏,须填写阿拉伯数字,精确到分钟。

  (三)事故地点一栏,须填写事故发生在某区(县)某路(或路口)、某街的具体地点。

  (四)姓名一栏,填写各方当事人姓名,填写前须核对各方驾驶证或身份证。

  (五)车辆牌号、车型一栏,如实填写。

  (六)电话一栏,须填写随时可以联系的电话号码。

  (七)保险公司简称一栏,填写车辆投保交强险、商业险的保险公司简称。

  (八)保单号一栏,分别填写交强和商业险保单号。

  (九)碰撞部位、事故成因、责任栏目中,在相应的“□”内划“√”,有“其他事故成因”的需文字描述。

  (十)当事人责任一栏,对应当事人所承担的事故责任在相应的“□”内划“√”,填写完毕后,当事人共同签名确认。

  (十一)对于当事人自愿放弃保险索赔的,可以根据事故双方的协议内容填写,并签名确认。

三、

交通事故双方协议书

  甲方:

  乙方:

  甲、乙双方就 年 月 日因乙方驾车发生交通事故将甲方致伤一事,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达成以下交通事故双方协议书:

  (一)因乙方驾车致甲方脚部之损伤,甲方经在 人民医院治疗,已痊愈出院。

  (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之规定,乙方应赔偿甲方各项损失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残疾赔偿金、康复费、后续治疗费等本次因乙方交通肇事甲方造成的一切经济损失共计 元人民币。

  (三)乙方在本协议签订之日起 日内,一次性向甲方全部支付。

  (四)甲方收到乙方的上述人身损害赔偿费用后,不得以赔偿项目缺失、身体伤害严重、后续治疗发生其它并发症等等理由,向乙方继续索要赔偿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索取赔偿。乙方不得以上述赔偿项目多、赔偿金额多等理由,向甲方索要赔偿费用。如一方违约,违约方要向守约方支付违约金 元。

  (五)甲方鉴于乙方家属在事故发生后能够积极给予赔偿,达成了本调解协议。故对乙方应承担的刑事责任给予谅解,请求人民法院对乙方应付的刑事责任给予从轻、减轻处罚,对可能判处的缓刑处罚不提出任何异议。

  (六)为保证乙方交通肇事案件的顺利进行,甲方保证在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及法院审理过程中的需要,给予积极的支持和配合。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

  (七)本交通事故双方协议书自签订之日起生效。本协议一式五份,双方当事人各一份,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各一份。

  甲方: 乙方: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交通事故协商协议书 有金额限制吗的相关知识,根据相关规定,在交通事故协议书内需写明双方达成一致的赔偿金额,签订之后,由双方按照协议执行。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道路交通事故自行协商协议书和事故责任认定书的区别?
道路交通事故自行协商协议书是发生交通事故后双方进行协商后,双方意见达成一致而签订的“契约”书。自行协商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最便捷的方法之一。各地都对自行协商作了明确规定,一般是针对小额案件或简易案件,且双方对事故责任无异议,双方都无其他违规驾驶的情形才适合自行协商。
律师解答动态
李迎律师
李迎律师
6分钟前
您好,我们可以帮助你i聊聊
吴丁亚律师
吴丁亚律师
21分钟前
你好,建议在正规平台充值话费,谨防被骗。
信金国律师
信金国律师
26分钟前
您可以留个电话,我们给您打过去,具体沟通下案情,告诉您具体的解决办法。
叶斌律师
叶斌律师
31分钟前
建议先核实病人身份,若无法联系,可报警处理,避免潜在法律风险。
杨国丰律师
杨国丰律师
41分钟前
建议咨询委托法律专业人士办理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