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轻微伤怎么鉴定

更新时间:2022-03-28 12:1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在发生交通事故之后,如果受害人的身体受到了伤害,但是程度并不是特别严重的话,那么就需要当事人做一个轻伤司法鉴定,这样才能更加准确的了解赔偿金是多少的问题。那么医院轻微伤怎么鉴定?下面请找法网小编介绍下。
一、

医院轻微伤怎么鉴定

  人体轻伤鉴定由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依法指派或聘请享有司法鉴定权的法医师或具有法医学鉴定资格的人担任鉴定人。

  鉴定损伤程度,应该以外界因素对人体直接造成的原发性损害及后果为依据,包括损伤当时的伤情、损伤后引起的并发症和后遗症等,全面分析,综合评定。多种损伤均未达标准的,不能简单相加作为轻伤。若有三种(类)损伤均接近标准的,可视具体情况,综合评定。

医院轻微伤怎么鉴定

二、

轻伤司法鉴定要走什么程序

  (一)委托单位在办理各类案件中涉及损伤程度的法医学鉴定,统一由公安机关法医鉴定机构作出。伤情鉴定按照属地管辖、逐级鉴定的原则进行,第一次鉴定为初次鉴定。若当事人或办案人员对于初次鉴定结论提出异议的,需要补充鉴定的,由原法医鉴定机构进行补充鉴定,需要重新鉴定,由办案单位委托上一级公安机关法医鉴定机构进行重新鉴定。

  (二)检验鉴定业务流程:了解案情→活体检查、拍照→查阅病历→鉴定(案件疑难需会诊提交专家讨论)→制作和发放鉴定书。

  (三)除上门服务外,被鉴定人本人必须到场接受检查,初次法医学检验时办案民警必须陪同。

  (四)初次检验时必须带初次门诊病历、住院病史(包括现病史、体格检查、手术记录、出院小结、各种检验报告、影像学检验报告)等复印件(用A4纸复印以上病历资料,并加盖医院复印病历专用章)、影像学资料(X片、MRI片、CT片等)及其他医学资料。

  (五)对具备即时鉴定条件的,鉴定机构应当在规定期限内完成鉴定工作;对案件疑难复杂的,需要会诊的,鉴定机构应在会诊后及时完成。

  (六)鉴定文书。

三、

哪些情况当事人可以申请重新鉴定

  (一)鉴定人不具备相关鉴定资格的

  (二)鉴定程序不符合法律规定的

  (三)鉴定结论与其他证据有矛盾的

  (四)鉴定材料有虚假,或者原鉴定方法有缺陷的

  (五)鉴定人应当回避没有回避,而对其鉴定结论有持不同意见的

  (六)同一案件具有多个不同鉴定结论的

  (七)有证据证明存在影响鉴定人准确鉴定因素的。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针对医院轻微伤怎么鉴定的介绍。如果当事人因为交通事故而受到了轻伤的话,那么就需要进行司法鉴定,实际上鉴定流程还是非常简单的,只有当事人提出申请并且携带相关资料就可以鉴定。如果您的情况比较复杂,欢迎您来咨询找法网在线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司法鉴定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38875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轻微伤鉴定,医院检测是轻微伤,应该怎么鉴定?
轻微医疗事故医院责任: 根据法律法规一般医疗事故分四级,没有所述的轻微等级。   如是定位四级医疗事故等级的,医方只负次要责任,一般只赔偿30%。   附有关法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法医鉴定轻微伤派出所怎么处理
您好,具体可以向公安机关询问案件进展情况
打架致人轻微伤怎么判
打架致人轻微伤怎么判
人体轻微伤鉴定规范
轻微伤标准赔偿多少钱
轻微伤标准赔偿多少钱
人体轻微伤鉴定规范
轻微骨折赔1万五合理吗
轻微骨折赔1万五合理吗
人体轻微伤鉴定规范
轻微伤该怎么处罚
轻微伤该怎么处罚
人体轻微伤鉴定规范
视频可以举报吗?违法吗?
你好,是受到威胁了吗?建议报警处理
轻微二级伤残标准
轻微二级伤残标准
人体轻微伤鉴定规范
半夜我闺女同学从窗户进入早上才走怎么解决
针对不同情况,处理方式如下:若闺女同学行为仅为一次且无恶意,可与对方沟通并教育其改正;若行为持续或涉及隐私侵犯,可要求家长介入处理,并保留证据以备报警;若涉及违
轻微伤情鉴定标准
轻微伤情鉴定标准
人体轻微伤鉴定规范
我在医院当护士工作了九年,我不同意,医院让我辞职,写了辞职报告,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吗?
可以申请。具体操作:1.收集证据,如辞职报告、工作合同等;2.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3.等待仲裁委员会受理并安排庭审
在新加坡务工因病死亡,没在工作单位,没在上班时间,能得到补偿吗
处理该情况常见方式包括申请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具体选择哪种方式,需根据新加坡当地法律及务工人员所参加保险情况。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律师或相关机构以确保权益得到保障。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