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藏包庇罪与伪证罪的区别
更新时间:2021-12-16 11:08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伪证罪中的故意作虚假证明为犯罪人隐匿罪证的行为,与窝藏、包庇罪有相似之处。在司法实务中,很多人容易混淆伪证罪与窝藏包庇罪,那么窝藏包庇罪与伪证罪的区别是什么呢?下面就由找法网小编为你介绍相关内容,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
伪证罪与窝藏、包庇罪的区别
(一)犯罪主体不同。窝藏、包庇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而伪证罪是特殊主体,只能是刑事诉讼中的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
(二)犯罪的时间不同。窝藏、包庇罪的实施可以在犯罪分子被采取强制措施之前,也可以在其被逮捕、关押又逃脱之后,而伪证罪的实施则只能是发生在判决之前的侦查、起诉和审理阶段。
(三)犯罪客观方面的内容不同。窝藏、包庇罪一般表现为为犯罪的人提供隐藏处所、财物或者帮助其逃匿,而伪证罪则表现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作虚假的证明、鉴定、记录、翻译。
(四)犯罪对象不同。窝藏、包庇罪的对象可以是未经逮捕、判刑的犯罪人,也可以是已经判决的犯罪人,而伪证罪的对象则只能是刑事诉讼中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即可以是有罪的人,也可以是被怀疑有罪而实际无罪的人。
(五)犯罪的目的不完全相同。窝藏、包庇罪的目的是使犯罪人逃避刑事制裁,伪证罪的目的则既可以是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到错误的刑事追究,也可以是隐若罪证使犯罪人逃避刑事责任。

二、
窝藏、包庇罪与伪证罪的界限
伪证罪中的故意作虚假证明为犯罪人隐匿罪证的行为,与窝藏、包庇罪有相似之处。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一)本罪为一般主体;而伪证罪是特殊主体,只限于证人、鉴定人、记录人与翻译人。
(二)本罪发生的时间没有限制;而伪证罪必须发生在刑事诉讼中。
(三)本罪是通过使犯罪人逃匿或者采取其他庇护方法,使其逃避刑事制裁;伪证罪掩盖的是何案件有重要关系的犯罪情节。
(四)窝藏、包庇的对象既可以是未决犯,也可以是已决犯;而伪证罪所包庇的对象只能是未决犯。
三、
窝藏、包庇罪与伪证罪的共同点
伪证罪中的故意作虚假证明为犯罪人隐匿罪证的行为,与窝藏、包庇罪有相似之处。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窝藏包庇罪与伪证罪的区别的相关知识,对窝藏包庇罪与伪证罪进行了解及对两者作出区分,有利于罪名确定和罪刑裁量。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抢夺罪与抢劫罪的区别,请问抢夺罪与抢劫罪的区别是什么?抢夺罪与抢劫罪这两种罪名要怎么来区分开来?
抢劫罪和抢夺罪主要有以下区别:
一、客观行为不同,及实施犯罪的手段不同,抢劫罪的表现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强制方法。在被害人不能反抗或无法反抗的情况下,强行劫取公私财物,抢夺罪表现为乘人不备,公然夺取财物,使他人来不及反抗,而不是通过威胁迫使他人失去财物。
二、客体要件不同。抢劫罪侵犯的是复杂课题,既侵犯了他人财产权利,又侵犯了他人人身权利,而抢夺罪侵犯的是单一客体,一般只侵犯了财产权利。
三、犯罪后果要求不同。抢劫罪对财物数额没有要求,而构成抢夺罪,要求抢夺财物数额较大。根据司法解释,抢夺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500-2000元以上的,为数额较大。
窝藏罪就是包庇罪吗?窝藏罪和包庇罪有什么区别?
窝藏行为是在被窝藏的人犯罪后实施的,其犯罪故意也是在他人犯罪后产生的,即只有在与犯罪人没有事前通谋的情况下,实施窝藏行为的,才成立本罪。如果行为人事前与犯罪人通谋,商定待犯罪人实行犯罪后予以窝藏的,则成立共同犯罪。因此,犯窝藏罪,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共同犯罪所犯之罪的法定刑低于窝藏罪的法定刑,也应以共同犯罪论处。
在我国,指明知对方是犯罪分子而为其提供隐蔽的场所或逃跑的条件,使其逃避法律制裁的行为。如果双方事前通谋,则以共同犯罪论处。该罪包括两种行为:一是为犯罪人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的行为。这是指将自己的住处、管理的房屋提供给犯罪人或者给予犯罪人钱、物,包括食品、衣被等,帮助犯罪人隐藏或者逃跑,逃避法律追究。二是作假证明包庇犯罪的人。这是指向司法机关提供假的证明来帮助犯罪分子逃避法律追究。窝藏、包庇罪,实际上是两个罪名,即窝藏罪和包庇罪,所谓窝藏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的行为。而包庇罪则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作假证明予以包庇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