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离婚调解书生效时间

更新时间:2021-12-19 14:15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夫妻双方要离婚的,可通过协议离婚或诉讼离婚两种方式进行,在诉讼离婚过程中,若达成离婚调解的,应写离婚调解书,那么,法院离婚调解书的生效时间是多久呢?接下来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了相关的法律知识,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

法院离婚调解书的生效日期

  双方签收即生效,但法院还是会下裁定。调解书在双方签收的日期才产生法律效力,如果双方不是同时签收的,则以后签收者的签收日期为生效日期。法院所制作的调解书日期并不是调解书的生效日期,对此根本不用在意;事实上,法院制作调解书肯定要先于当事人签收调解书的时间。

  特殊情形:

  (一)当事人拒收调解书的,不影响调解协议的效力。

  (二)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反悔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判决。

离婚调解书生效时间

二、

离婚调解书和判决书的区别

  (一)体现意志不同。离婚调解书是在双方自愿协商、达成一致的基础上,法院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制作的法律文书,具有自愿性;离婚判决书是双方协商不成、法院根据法律规定作出判决而形成的法律文书,具有强制性,当事人双方不一定完全同意。

  (二)发生法律效力时间不同。离婚调解书送达后一经当事人双方签字,即发生法律效力,双方均不能对调解书提出上诉,因为只有在当事人双方都同意调解内容并签字的情况下,调解书才有效,你如果不同意,你不签字就可以了,法院是不会下调解书的;一审离婚判决书送达十五日后生效,任何一方不服的,在收到判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可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二审判决书从送达之日起生效。

  (三)离婚调解书送达时当事人拒绝签收的,则视为调解不成,法院应重新判决;离婚判决书送达后必须签收,如不签收,人民法院也视之为已经送达。尤其要注意的是法院调解不同于诉讼外调解,它具有诉讼的性质,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

三、

在我国法院离婚调解书财产分配反悔可以吗

  可以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89条规定:“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调解书一经送达当事人签收就与生效的判决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说明调解书只有经当事人签收才发生法律效力,如果一方拒绝签收调解书,调解书就不发生法律效力,人民法院要及时通知对方当事人。

  法院调解是指在人民法院审判组织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自愿平等协商,达成协议,经人民法院认可后,终结诉讼程序的活动。调解书是人民法院根据双方当事人达成的调解协议而制作的法律文书。它既是对双方当事人协商结果的记载,又是对人民法院确认当事人调解协议的证明。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离婚调解书在双方签收的日期才产生法律效力,如果双方不是同时签收的,则以后签收者的签收日期为生效日期。如需了解更多关于法院离婚调解书生效时间的内容,欢迎登陆找法网。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请问在法院起诉离婚的生效时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
起诉离婚生效时间根据判决审级确定。一审后未上诉则判决生效,二审判决即时生效。选择处理方式时应考虑是否接受判决结果,如有异议可及时上诉。
请问一下,离婚调解书的生效时间如何确定?
1. 离婚调解书的生效时间:一般是在双方当事人、审判人员、书记员签名或者盖章后生效。如果签字时间不一致,以后签字者签字的时间为离婚调解书的生效时间。 2. 离婚调解书生效之后,双方就需要按调解书的内容进行执行。 3. 调解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应当写明诉讼请求、案件的事实和调解结果。 4. 调解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 5. 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离婚调解书的生效时间怎么样确定?
1. 离婚调解书的生效时间:一般是在双方当事人、审判人员、书记员签名或者盖章后生效。如果签字时间不一致,以后签字者签字的时间为离婚调解书的生效时间。 2. 离婚调解书生效之后,双方就需要按调解书的内容进行执行。 3. 调解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应当写明诉讼请求、案件的事实和调解结果。 4. 调解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 5. 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律师解答动态
您是否遭遇了不合理排班?这可能涉及劳动权益问题,建议详细说明情况以便提供法律建议。
你好,您这边伤的怎么样?有做伤情鉴定吗?
余长霄律师
余长霄律师
13分钟前
你好双方是否就此事进行过协商
李波律师
李波律师
14分钟前
具体继承案情、争议及你的诉求是?
法律问题为您详细解答
叶斌律师
叶斌律师
24分钟前
建议先保留交易凭证,尝试联系顾客协商补款,若无果可考虑报警或通过法律途径追讨欠款。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