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孩子赡养费法律规定

更新时间:2021-12-23 16:35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我国《民法典》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那么离婚后孩子赡养费法律规定有哪些?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找法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

离婚后孩子赡养费法律规定

  我国《民法典》规定,离婚孩子抚养费包括:子女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费用。夫妻离婚孩子抚养费给付标准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考虑:

  (一)子女生活、就学、就医的实际需要;

  (二)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数额一般可按照收入20-30%计算,工资总额包括基本工资、较稳定的奖金;无固定收入或者收入过高或过低的,可依据当地的平均收入计算。

  (三)当地实际生活水平。

  离婚怎么判孩子?也会涉及到抚养费的给付期限,一般来说,抚养费的给付子女十八周岁为止。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以其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并能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的,父母可停止给付抚养费。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 “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是指尚在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学历教育,或者丧失或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等非因主观原因而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的成年子女。但是高中以上学历,比如在大学就读,父母则没有法定抚养义务。

  赡养费相关知识

  赡养费的计算方式

  赡养费的计算。首先计算子女家庭的人均月收入,子女人均月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时,视为该子女无力向父母提供赡养费。子女家庭人均月收入高于最低生活保障线时,超出部分,二个子女以内的按50%计算赡养费;三个子女以上的按40%计算赡养费。应付的赡养费除以被赡养人数得出付给每个被赡养人的赡养费。

  人民法院认定赡养费的标准包括:当地的经济水平、被赡养人的实际需求、赡养人的经济能力。

  赡养费的给付内容分六个方面:

  (一)老年人基本赡养费;

  (二)老年人的生病治疗费用;

  (三)生活不能自理老人的护理费用;

  (四)老年人的住房费用;

  (五)必要的精神消费支出;

  (六)必要的保险金费用。

离婚后孩子赡养费

二、

离婚后子女抚养费的变更

  子女要求增加抚育费有下列情形之一,父或母有给付能力的,应予支持。

  (1)原定抚育费数额不足以维持当地实际生活水平的;

  (2)因子女患病、上学,实际需要已超过原定数额的;

  (3)有其他正当理由应当增加的。

  抚养费的变更包括增加、减少和免除三种情况。

三、

离婚后孩子的抚养费怎么算?

  在离婚案件中,人民法院在确定子女抚养费的数额时, 一般是根据以下三大标准来确定:

  (1)子女的实际需要。

  (2)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

  (3)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

  根据司法解释,夫妻双方协议离婚后,孩子的抚养费可按以下标准支付:

  (1)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2)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

  (3)有特殊情况的,可适当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编辑的关于离婚后孩子赡养费法律规定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按照月总收入的20~30%的比例判决,如果你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抚养费法律有无规定由孩子本人领取
你好,监护人领取,具体我们帮你处理
离婚孩子赡养费咨询一下
通常是工资的30%左右,或者按当地的生活水平决定。
离婚后探视孩子法律有什么规定
探望子女的方式和时间由双方协商确定
律师解答动态
黄龙泉律师
黄龙泉律师
12分钟前
您好,这种情况我建议最好不要当法人代表。
褚书晓律师
褚书晓律师
15分钟前
你好你咨询的是涉嫌刑事犯罪的
高太领律师
高太领律师
28分钟前
根据你的描述,应该属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集资诈骗,建议你报案
高太领律师
高太领律师
29分钟前
付费后会有专人律师跟你解答
高太领律师
高太领律师
30分钟前
可以审核的,你把离婚书放到网上,我可以帮你看一下
王会超律师
王会超律师
32分钟前
只有还款或与执行人达成新的还款协议才行
刘江律师
刘江律师
33分钟前
与第三方签合同被辞退,若属劳务派遣,违法解除通常由派遣单位担责,用工单位有过错可能共担;若为劳务外包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