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附带民事赔偿不了可以找他家里人吗

更新时间:2021-12-16 07:59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我国法律允许当事人在进行刑事诉讼时,可以附带民事诉讼,以此减少时间上的浪费。那么刑事附带民事赔偿不了可以找他家里人吗?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找法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

刑事附带民事赔偿不了可以找他家里人吗

  被告人是未成年人,可以要求其法定监护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若成年人的,其法定监护人自愿代被告人赔偿的,可以!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原告无权要求成年人的父母亲承担赔偿责任。

刑事附带民事赔偿不了

二、

刑事附带民事没有得到赔偿法院可以判缓刑吗

  刑事附带民事赔偿并不与实刑直接挂钩。案件判决实刑还是缓刑最主要还是看具体案情的严重程度。能够对判决实刑还是缓刑产生实际影响的主要还是看案件情节是否恶劣。

  是否积极赔偿以及被害人是否谅解,至仅仅是从轻处罚的一个酌定情节,也就是说,即使被害人不谅解,被告人也可能被判处缓刑,因为法庭会考察没有积极赔偿的原因,综合全案作出判决。

  另外,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本质上仍然是民事性质的。民事部分的处理,原则上不影响对刑事部分的判决。例如,刑事部分不上诉的,民事部分仍然可以上诉。

  如果刑事部分判处罚金的,罚金的缴纳可能会对实刑缓刑产生影响。如果罚金不交,本来可以缓刑的,也可能会判实刑。

  但罚金毕竟是上交给国家的,跟民事赔偿还是由本质区别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零一条

  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三、

刑事附带民事赔偿范围

  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来进行索赔赔偿时,需要了解:

  (一)凡属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遭受的物质损失,原则上都应在赔偿之列。

  (二)赔偿的范围只能是“物质损失”,非物质损失不属附带民事赔偿的范围。

  (三)赔偿范围只限于犯罪行为直接造成的物质损失,即直接损失。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的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赔偿不了可以找他家里人吗的相关内容,通过上述文章,希望您能解决自己的问题。如果你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请及时咨询律师处理,找法网提供专业律师,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民事没有赔偿
当然要履行赔偿义务的。冻结没有任何问题及时履行赔偿义务
刑事附带民事 执行,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的执行是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后续审理和处理吗
首先,受害人应当及时报警,然后做法医鉴定,根据鉴定结果来决定打人者的法律责任。 一、如果鉴定是轻微伤,公安机关对打人者进行治安处罚,并承担受害人的医疗费、误工费等费用。具体处罚包括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及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对于情节较轻的情况,可能面临五日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罚款。此外,对于结伙殴打、伤害他人,或针对特定群体如残疾人、孕妇等的行为,将受到更严厉的处罚,包括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及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二、如果鉴定结果是轻伤,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追究打人者的刑事责任。若公安机关不予立案,受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要求追究打人者的刑事责任。在此情况下,受害人可以同时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对方赔偿医疗等费用。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等刑罚,对于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刑罚将更加严厉。 三、关于民事赔偿的范围,根据相关规定,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以及必要的营养费等。
律师解答动态
住家对面做不锈钢且有很重油漆味影响生活,可先尝试与对方沟通,让其采取措施减少异味,比如改善通风、更换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分钟前
车辆因逾期被拖,一般还是有机会要回来的。首先得查看购车合同里关于逾期的具体约定,看看对方拖车是否符合
曹伟律师
曹伟律师
3分钟前
你好详细交流一下遇到的问题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4分钟前
仅对方不透露工号和个人信息,不能直接认定贷款平台泄露你个人隐私。可能是对方不规范操作。你先核实对方身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5分钟前
先收集购买凭证、与卖家和维修沟通记录、净水器漏水照片等证据。接着尝试联系其他同期购买的业主,一起维权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6分钟前
个人申请工伤认定单位拒绝盖章不影响认定。可收集能证明劳动关系的材料,像劳动合同、工资发放记录、工作证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7分钟前
别给钱,这是敲诈勒索。给钱可能会让对方得寸进尺,不断索要。可收集聊天记录、转账记录等证据,保留好视频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