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中止只能发生在行为人着手实行犯罪之后

更新时间:2022-01-28 13:30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犯罪中止是犯罪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停止形态,一旦行为人实施了犯罪,才那么犯罪中止的说法,如果还没开始,就自动放弃犯罪,那就不能构成犯罪中止了,关于犯罪中止只能发生在行为人着手实行犯罪之后?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找法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

犯罪中止只能发生在行为人着手实行犯罪之后

  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是指行为人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而成立的犯罪停止形态。

  成立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要求同时具备以下三个特征:

  (1)时空性。成立犯罪中止的时空条件是,在犯罪过程中放弃犯罪,也即必须是在犯罪处于运动中而尚未形成任何其他犯罪停止形态的情况下放弃犯罪。这是犯罪中止成立的客观前提条件。所谓犯罪的过程中,是指始于开始实施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犯罪预备行为之时,直至犯罪达到既遂之前,具体来讲,包括犯罪预备阶段和犯罪实行阶段。还应注意的一点是,犯罪尚未出现其他犯罪停止形态,根据我国刑法理论,犯罪停止形态之间具有不可并存性和不可逆转性,如出现了犯罪既遂形态,就不可能同时存在犯罪中止等犯罪未完成形态,也不可能逆转为犯罪中止等犯罪未完成形态。

  (2)自动性。即行为人必须自动放弃犯罪。自动性是犯罪中止的本质特征。犯罪中止的自动性是指行为人出于自己的意志而放弃了自认为当时本可以继续实施和完成的犯罪。自动性有两层含义:第一,行为人自认为当时可以继续实施和完成犯罪,这是成立自动性的先决条件。这是一个主观标准,应以行为人当时主观上的认识为准,即使在他人看来不可能继续进行和完成犯罪,或者犯罪虽然在客观上实际不可能继续进行和完成,但行为人并不了解这种客观情况,有不影响行为人放弃犯罪之“自动性”的成立。反之,虽然犯罪客观上尚可继续实施与完成,但行为人却误认为不可能进行,这种情况下行为人是基于认识错误而被迫停止犯罪,不成立停止犯罪的自动性,这种情况应属于犯罪未遂。第二,行为人出于本人意志而停止犯罪。这是认定自动性的关键条件。至于引起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着手实行或者完成的动机和情况,则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既有真诚悔悟,也有对被害人的怜悯和同情,接受他人的劝告教育,害怕将来罪刑暴露受到法律制裁,以及在受到其他不足以阻止犯罪的轻微不利因素影响下经过思想斗争而自动放弃犯罪的着手和完成等。这些不同的动机只反映了行为人的悔悟程度而体现其主观恶性程度的差异,对于放弃犯罪之自动性的认定没有影响,只是在量刑时可以予以考虑的情节之一。

  (3)彻底性。是指行为人彻底放弃了犯罪。具体是指行为人在主观上彻底取消了原来的犯罪意图,客观上彻底放弃了自认为本可继续实施的犯罪行为,而且从主客观的统一上行为人也不打算以后再继续实施该项犯罪。彻底性表明了行为人放弃犯罪的真诚性及其决心,说明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是坚决的、完全的,而不是暂时的中断。如果行为人只是暂时地停止犯罪,而等待时机、条件的成熟时再继续实施犯罪的,由于不具备放弃犯罪之彻底性,不能认定为犯罪中止。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彻底放弃犯罪也是相对而言的,并不是绝对的,是指行为人必须彻底放弃正在进行的某个具体的犯罪,而非行为人在以后任何时候都不再犯同种罪,更不能理解为行为人在以后的任何时候都不再犯任何罪。

犯罪中止只能发生在

二、

犯罪中止怎么计算刑期

  首先犯罪中止是指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对于犯罪中止的,没有造成损害的不予刑事处罚,就是不追究刑事责任;造成损害的,应减轻处罚,比如下毒故意杀人,但看到被害人痛苦挣扎,心生恻隐之心,遂将其送医院抢救,结果保住性命,仍然以故意杀人罪定罪,但是在法律规定的刑罚幅度内,减轻处罚,本来改判死刑,判无期,本来改判十五年判十年等等。

  相关法律知识

  《刑法》

  第二十四条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三、

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区别

  刑法第23条第1款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犯罪未遂具备三个特征:

  1、已经着手实行犯罪;

  2、犯罪未得逞;

  3、犯罪未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原因。

  刑法第24条第1款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中止犯罪或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发生的,是犯罪中止。”构成犯罪中止,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必须在犯罪过程中停止犯罪 ;

  2、必须自动地放弃犯罪或自动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3、必须彻底地停止犯罪或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生 。 刑法理论通说认为,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主要区别在于:犯罪未完成是否由于犯罪人意志以外的原因。由于犯罪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使犯罪未完成的是犯罪未遂,不属于犯罪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着手实行犯罪或未得逞的是犯罪中止。总而言之,能达目的而不欲时,为犯罪中止;欲达目的而不能时,为犯罪未遂。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的关于犯罪中止只能发生在行为人着手实行犯罪之后的相关内容,成立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的条件之一必须是实施犯罪行为之后,具有时空性、自动性和彻底性。如果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咨询找法网律师进行处理。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犯罪的中止只能发生在什么状态
犯罪中止的处理包括:1. 在预备阶段,放弃准备工具或制造条件;2. 在实行阶段,停止犯罪行为或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危害结果。不同情况下,应灵活选择中止方式,以最大化减轻或避免犯罪后果。
犯罪中止可以发生在犯罪行为已经实行完毕的情况下吗
犯罪中止可发生在实行终了阶段。处理方式包括收集证据、评估损害程度,并据此提出合理的处罚建议。未造成损害应免除处罚,造成损害则减轻处罚。
你好,中止犯罪只能发生在什么阶段
法律分析:犯罪中止可以发生在犯罪预备阶段和实行犯罪终了阶段。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三条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律师解答动态
可聘请有合法资质的私家侦探或律师事务所帮忙查找。
你好,有什么可以为你服务的?
你好,这个属于自愿赠与的话,那么一般来说是不可撤回的
你好,有什么纠纷吗?有经济纠纷还是涉及刑事案件?
吴丁亚律师
吴丁亚律师
10分钟前
你好,前往当地教育部门咨询,了解社保在入学条件中所占的比重以及是否有其他替代条件,寻求解决方案。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