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一审审限是多长
更新时间:2021-11-24 15:48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刑事案件是指触犯了刑法的相关案件,对于发生刑事案件的是需要按照一定规定进行处理的,对于刑事案件国家检察院是会依法提起公诉的,人民法院应该按照规定进行审理,那么,刑事案件一审审限是多长?下面就跟着找法网小编一起来详细的了解一下吧。
一、
刑事案件一审审限是多长
刑事案件一审审限是二个月,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
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二、
刑事案件的立功由谁审查
根据我国刑法第68条第1款的规定,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的,是立功。刑事案件的立功一般由司法机关审查。
三、
刑事案件立案标准是怎样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立案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犯罪事实;二是依法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一)立案的事实条件——有犯罪事实。有犯罪事实,是指根据已有的材料能够说明存在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包括预备犯罪,正在实施犯罪,犯罪未遂、既遂或中止。
(二)立案的法律条件——依照刑法及其他有关法律的规定,对所存在的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以上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关于刑事案件一审审限是多长的内容,对于刑事案件人民法院是会依法进行审理的,一般来说对于刑事案件的一审审理期限是两个月到三个月的时间,若您还有什么法律上的问题,建议咨询找法网专业律师,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刑事案件一审审理时间大概是多长时间
1. 刑事案件一审审理时间:
1.1 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
1.2 自诉案件:被告未被羁押的,应当在受理后六个月以内宣判。
2. 延长审理期限:
2.1 因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审理期限的,需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2.2 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特定情形的案件,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再次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3. 审理期限的计算:
3.1 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
3.2 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刑事案件一审上诉二审多久开庭,一般多长时间
一、刑事案件二审上诉后多久开庭
1. 我国的法律,没有对刑事案件二审上诉后的开庭进行具体的时间规定。在法律里面只对二审的人民法院,在受理刑事案件的时候,受理之后的时间期限进行了法律规定。刑事案件的时间期限,最长可以达到两个半月的时间,而民事类案件的时间期限,可以达到三个月的时间。符合撤诉条件的案件,在当事人进行上诉之后,也是可以进行撤诉的。
二、起诉的流程是什么
1. 当事人起诉,首先应提交起诉书,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起诉书正文应写明请求事项和起诉事实、理由,尾部须署名或盖公章;
2. 根据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原告向法院起诉应提交材料,包括原告主体资格的材料,证明原告诉讼主张的证据;
3. 当事人向法院提交书证,应填写一式两份证据清单,详细列明提交证据的名称、页数。
一审刑事案件审理时间是多久呀,一般多长时间
法律分析:
1. 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2.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