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走后又回来怎么认定

更新时间:2021-11-11 15:43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交通肇事逃逸之后如果又跑回来报警处理的,那么这种情况下可以不认定为逃逸,但如果是已经处理完毕才回到现场的,那么属于逃逸。因此接下来将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关于肇事逃逸走后又回来怎么认定及其相关方面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相应的问题。
一、

肇事逃逸走后又回来怎么认定

  肇事后逃逸又回到现场的,怎样认定要依据具体情况而定,如果肇事者主动报案的,一般不会构成肇事逃逸。如果案件已经报案,交警已经在处理才回到现场的,构成肇事逃逸。

肇事逃逸走后又回来怎么认定

二、

肇事逃逸怎么处罚

  肇事逃逸,不构成犯罪的,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肇事逃逸构成犯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 【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三、

交通肇事的常见情形

  根据有关司法解释,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即可定交通肇事罪:

  (一)死亡1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二)死亡3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 注意:此处的30万元以上的数额,不是指事故本身造成的财产损失数额,而是指行为人无力赔偿的数额。按此标准,财产直接损失数额不到30万元,或者损失虽远远超过30万元但赔偿后不足30万元的,都不构成本罪

  (四)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下列情形之一的:

  1、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

  2、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3、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4、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5、严重超载驾驶的;

  6、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根据法律规定可以得知,肇事后逃逸又回到现场的,怎样认定要依据具体情况而定,如果肇事者主动报案的,一般不会构成肇事逃逸。以上便是找法网小编为您带来关于肇事逃逸走后又回来怎么认定的相关知识,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问的可以咨询找法网的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怎么认定是否为肇事逃逸
你好,关于交通肇事逃逸,法律上是有严格的认定条件的,首先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是事故后果需要达到构成交通肇事罪的程度,如果造成的事故情节轻微、无人员伤亡、负次要或者次要以下责任、无重大财产损失的,就不构成交通肇事罪,也就不能被认定具有“肇事后逃逸”情形。其次,肇事逃逸的主观目的必须是“为逃避法律追究”,如果肇事方没有此目的,也是不能认定具有“肇事逃逸情节的”。当然,何为“逃避法律责任”,表现上有多种形式,法律上也有多种认定,具体认定需要结合案情和证据才能得出。为了提高沟通效率欢迎来电详细沟通。
对方肇事逃逸应警怎么处理
直接报警说明情况让交警作出事故责任的划定。
怎么判定肇事逃逸和非肇事逃逸
主要结合案发过程、监控、肇事司机的主观认识等确定
律师解答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