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肇事逃逸怎么办

更新时间:2021-11-01 09:35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驾驶电动自行车的时候也是需要遵守交通规则的,如果发生交通事故,作为交通事故的当事人是需要及时的进行处理的,如果肇事逃逸后果是很严重的,那么,电动自行车肇事逃逸怎么办?下面就跟着找法网小编一起来详细的了解一下吧。
一、

电动自行车肇事逃逸怎么办

  遇到电瓶车交通肇事逃逸可以报警,电动车肇事逃逸的处罚,依法对其处以行政拘留5天、罚款1000元的处罚。《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当事人逃逸或者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全部责任。”

电动自行车肇事逃逸怎么办

二、

肇事逃逸会判死刑吗

  不会。交通肇事逃逸应在三年有期徒刑以上量刑。

  1、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2、醉酒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且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或者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未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第一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3、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

  4、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

三、

车祸肇事逃逸赔偿多少钱

  肇事逃逸交强险可以理赔。对于保险人的法定除外责任,《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仅在第二十二条以列举方式规定了四种情形即无证驾驶、醉酒驾车、机动车被盗抢期间肇事和被保险人故意制造交通事故。

  当出现以上四种情况时,保险人无需支付保险赔偿金,但仍需承担垫付抢救费用的义务,并有权向致害人追偿。肇事逃逸并非本条所列之情形,因此保险公司无权据此拒绝履行保险金支付义务。

  可以这样说,凡是对第三方(除本车、本车上的人)造成损失的,无论是否有责任,都是交强险赔偿范围。当有责任时,三方财产损失最高赔偿 2000元,三方医疗费最高赔偿10000元,三方死亡伤残最高赔偿110000元。当无责任时,三方财产损失最高赔偿100元,三方医疗费最高赔偿 1000元,三方死亡伤残最高赔偿11000元。

  以上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关于电动自行车肇事逃逸怎么办的内容,电动自行车肇事逃逸,作为受害者是可以依法报警的,对于构成交通肇事罪的,人民法院是会进行判决的,若您还有什么法律上的问题,建议咨询找法网专业律师,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12岁骑自行车被撞了对方逃逸怎么办?
对孩子骑自行车被撞对方逃逸的情况,应做以下处理: 1. 立即报警,让警方介入调查。 2. 警方会依据法律程序,查缉逃逸者并采取法律行动。 3. 逃逸者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4. 同时,保留相关证据是维权的关键,包括现场照片、证人证言等。 5. 在后续维权过程中,这些证据将有助于维护孩子的合法权益。
电动撞倒了骑自行车的人后逃逸了怎么办
汽车撞电动车后电动车司机逃跑了的,可以先报警,由交警部门进行处理。一般电动车逃跑的,由电动车一方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但有证据证明机动车存在过错的,机动车一方也需要承担责任。 <br/> 法律依据:<br/>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br/>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br/>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不即行撤离现场的,应当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br/>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
律师解答动态
你有聊天记录和转账记录证明支付了代办营运证的钱,这是很重要的证据。若对方未按约定办好营运证,可先与对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4分钟前
这很可能是诈骗手段。正规网贷不会仅因评分不足就要求注资。别轻易注资,避免财产损失。若已签合同,仔细查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7分钟前
一般来说,考检察官、法官需进行政审,父亲有吸毒被强制戒毒记录可能会有一定影响,但不是绝对的。政审会综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1分钟前
店里承诺满4年原价回收,这构成合同约定,现10年去回收却不履行,属于违约。你可先和店里协商,要求按承
宋林聪律师
宋林聪律师
13分钟前
伤情怎么样,可以说一下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6分钟前
这得看当初购买或租赁储物间时,合同有无对管道情况进行说明。若合同没提,而有管道影响使用,可与对方协商
我也要提问